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唐中兴颂颜体楷书 > 第67章 永王兵围丹阳驿(第2页)

第67章 永王兵围丹阳驿(第2页)

李倓见流民已冲出包围圈,疾声喊道:“撤!从后门走!”亲卫们顺着梯子滑下屋顶,与陈忠汇合后往后门退去。可就在此时,一支冷箭骤然自斜刺里射来,直取李倓后心——那是周智光亲自射出的狼牙箭,裹挟着呼啸风声。

“殿下小心!”陈忠飞身扑来,却仍慢了一步。李倓只觉左臂一阵剧痛,鲜血瞬间染红了青衫,箭簇深深扎进肉里。他咬牙拔出长剑,反手斩倒冲上来的两名叛军:“快走!别管我!”

李白本已冲出后门,闻惨叫复折回,见李倓手臂中箭,忙扶住他:“贤弟撑住!老夫带你走!”他撕下衣襟,死死按住伤口,又从怀中掏出个瓷瓶,倒出些金疮药撒在上面,“这是当年高力士送我的上好金疮药,能止血止痛。”

众人且战且退,好在张阿三带着造船工赶来接应,他们推着几辆独轮车,车上装着刚造好的强弓,见叛军追来,立刻搭弓射箭。周智光见对方援兵已到,而自己的士兵死伤过半,粮车也烧得只剩骨架,只好恨恨地喊道:“撤!回江陵复命!”

逃出丹阳城后,众人在江边的破庙里休整。李白正给李倓包扎伤口,他动作轻柔,指尖却在微微发抖:“都怪老夫,刚才不该折回去,让你受了伤。”

李倓忍着痛笑道:“先生折回来,才显真性情。若不是先生唱《丹阳吟》稳住流民,咱们哪能这么容易突围?”他看着手臂上缠着的锦帕——那是陈婆婆送的“江潮锦”,如今已被鲜血染红,“这条锦帕,倒成了咱们生死交情的见证。”

李白眼眶一热,举起酒葫芦灌了一口:“从今往后,你我便是生死兄弟!老夫这条命,就交给你了。”他将葫芦递给李倓,“待你伤好,咱们共赴灵武,助肃宗陛下平定叛乱!”

就在此时,秦六拿着一封密信进来:“殿下,魏大人派人送来的,说周智光已回江陵复命,永王气得砸了宫殿。”

李倓接过密信,上面写着:“永王见周智光空手而回,怒斩副将,今已下令征兵囤粮,沿江布防,似有二月起兵之意。”他眉头紧锁:“果然不出所料,永王这是要加速叛乱了。”

李白抚掌叹道:“他越是急躁,越容易出错。咱们只要尽快赶到灵武,与李泌先生汇合,定能挫败他的阴谋。”

休整片刻后,众人登上张阿三准备的快船,再次启程前往灵武。船行江上,李倓望着渐渐远去的丹阳城,想起驿馆屋顶的弩箭、燃烧的粮车,还有李白包扎伤口时颤抖的指尖,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这场突围不仅让他与李白结下生死之交,更让他看清了永王的狼子野心——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江淮大地上酝酿。

而江陵的永王府内,此刻正一片死寂。周智光跪在地上,头埋得极低,不敢抬头看永王的脸色。李璘握着周智光带回的弩箭图纸,气得浑身发抖,怒喝道:“一个小小的盐商,竟有如此手段!还拉拢了李白那狂生,真是岂有此理!”他将图纸狠狠摔在地上,“传我命令,即刻起沿江各州征粮,一月之内集齐十万石粮草;再调三千水师,封锁长江渡口!二月初一,本王要亲自率军东巡!”

韦子春连忙上前劝阻:“殿下,此时起兵恐师出无名,不如等安禄山叛军再乱些,咱们以‘平叛’为名出兵,更能笼络人心。”

“笼络人心?”李璘冷笑一声,“那王承业仅凭一首歪诗便笼络了江淮民心,本王若再等下去,怕是连江陵都难以保全!”他一脚踹翻案几,“按本王说的做!谁再敢劝阻,斩!”

周智光吓得连连磕头:“殿下英明!下次属下定将王承业擒来,碎尸万段!”

李璘瞥了他一眼,眼神阴鸷:“再给你一次机会。若抓不到王承业,你就提头来见。”

周智光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殿内只剩下李璘和韦子春。李璘走到舆图前,指尖划过江淮的疆域:“本王坐拥楼船万艘、粮草百万石,难道还比不上一个毛头小子?待本王攻下丹阳,再顺江而下取扬州,届时兵强马壮,纵使肃宗小儿,也奈何不了本王!”

韦子春看着他疯狂的模样,心中暗暗叫苦,却不敢再多说一句。他深知,永王的野心已如燎原之火,再难扑灭。而这场即将爆发的叛乱,终会将江淮大地拖入战火之中。

江上的快船仍在疾驰,李倓靠在船舷上,看着李白正给亲卫们吟诵新作,伤口的疼痛渐渐减轻。他掏出李泌的密信,又想起黑衣大食的盟约,心中已有了盘算:永王要反,安禄山内乱,吐蕃虎视眈眈,黑衣大食愿通好,回纥援军已至——如今的大唐,正处在风雨飘摇的十字路口。而他此行前往灵武,非但需辅佐肃宗平定叛乱,更需促成与大食的盟约,联合回纥以制衡吐蕃,为大唐觅得一条重生之路。

船行至暮色四合,瓜洲渡口已在眼前。李倓站起身,望着西北方向的天空,眼中充满了坚定。他深知,前方的灵武之路荆棘密布,然只要有李白这般生死与共的兄弟,有李泌这般智谋超群的谋臣,有江淮百姓的鼎力支持,他定能拨开迷雾。

喜欢大唐中兴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唐中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