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领命欲走,却被李倓叫住:“若遇盘查,言往楚州采茶。切记,贺兰进明与‘骆驼’勾结,行事须隐秘。”
待周俊离去,康拂毗延忽然道:“殿下,仆固怀恩与回纥可汗是姻亲,不如让他出面协调,用商栈的丝绸换回纥战马?朔方军的战马损耗颇大,正需补充。”
“提醒得是。”李倓重翻花名册,于仆固怀恩条目旁批注“丝绸换战马”,“再备些吴绫,随回纥使者送去银州——花名册说他妻子喜欢江南织锦。”
暮色渐浓时,苏瑾提着食盒进来,却神色慌张地跪地:“殿下,花名册的副本不见了!白日还在案上,方才清点时就没了踪影!”
李倓霍然起身,账房内的烛火被气流掀得摇晃:“除了我们三人,还有谁进过账房?”
“只有洒扫的老卒和……王六的同乡刘三。”苏瑾声音发颤,“刘三是前日来管账的,籍贯是贺兰进明的老家雍丘。”
“定是贺兰进明的细作!”康拂毗延咬牙道,“他扣粮船还不够,竟想偷花名册摸清朔方军底细!”
李倓反而冷静下来,走到门口望着商栈的灯笼:“刘三还没走远。苏瑾,传令关闭四门,就说查盐引账目;康总管,带粟特商人搜西市的胡商帐篷——刘三定会与‘骆驼’的人联络。”
半个时辰后,西市的粟特帐篷内传来打斗声。李倓赶到时,康拂毗延正按着个灰衣汉子,地上散落着撕碎的纸页——正是花名册的副本。“殿下,这厮就是刘三,正要把副本塞给回纥商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三瘫在地上哭喊:“殿下饶命!是贺兰将军让我来的,说给百两黄金!”
“回纥商人呢?”李倓的目光如刀。
“往东门跑了!”
苏瑾追出时,只在角楼找到枚骆驼纹铜牌。“殿下,‘骆驼’与贺兰进明早勾结了,他们要把花名册献给安禄山!”
李倓捡起铜牌,指尖摩挲着纹路:“花名册的核心内容我已记熟,残缺副本翻不了大浪。但商栈里的眼线必须肃清。”他对苏瑾道,“按花名册核对所有吏员,籍贯在叛军控制区的,全调离账房粮仓。”
处置完刘三已是深夜,李倓回到账房,却见桌上放着个锦盒。打开一看,是本《亲卫营整饬章程》,扉页写着“郭清鸢敬呈”。册中不仅记着亲卫选拔的“五项标准”,还画着攻防阵型图,字迹娟秀却透着英气——在“斥候侦查”条目旁,还批注着“夏州多风沙,宜用硝石标记路线”的细节。
“郭姑娘倒是有心。”李倓轻声感叹,将章程放进抽屉,与花名册并排摆放。窗外的风沙拍打着窗棂,他忽然想起郭子仪的话——乱世之中,这般女子确实胜过寻常胭脂。
次日清晨,粟特船队已在黄河码头待命。李倓将刻着“建宁”的令牌交给周俊:“若遇紧急情况,持此令牌找浑释之——花名册说他欠郭子仪人情,定会相助。”
周俊单膝跪地:“属下定不辱使命!”船队扬起风帆时,二十艘长梢船在晨雾中如箭离弦。
刚返回商栈,回纥使者已牵着良马等候:“可汗特送五十匹战马,仆固怀恩将军在银州备好了粮草,只待殿下回信。”
李倓引使者去西市,指着堆积的吴绫:“这些全给可汗的商队,再加千斤盐引。转告可汗,粮运通畅后,还有茶叶瓷器相赠。”
使者刚走,康拂毗延便来禀报:“浑将军回信了,愿借三百艘战船,且派了裴将军前来——正是花名册里的水战能手!”
“让裴将军去码头调度船只。”李倓笑着道,“按花名册所载,赏他十匹蜀锦——笼络军心,当从细节着手。”
午后,苏瑾带来好消息:盐引尚余三万斤,足够支撑至周俊返程。李倓立于箭楼,望着往来商队与操练亲兵,案上花名册泛着油布光泽。他忽然领悟,郭子仪所赠,不仅是军力清单,更是朔方军的人心——那些将领的喜好、履历,皆是收拢军心的关键。
“殿下,灵武圣旨到!陛下召您即刻赴灵武议进兵之事!”内侍的声音打破了宁静。
李倓合上花名册,将其与郭清鸢的章程一并放入行囊。风沙掠过夏州城头,他翻身上马,身后亲卫队列整齐如线。他知道,此行灵武既要应对肃宗的猜忌,又要协调进兵事宜,但只要粮运通畅、朔方军归心,收复长安便不是空谈。
商栈灯笼在风中摇曳,李倓目光投向江淮方向。他忽地想起那本《亲卫营整饬章程》,或许自江淮归来时,真该见见那位懂兵法的郭姑娘。此刻,怀中花名册沉甸甸的——那是他掌军之基,亦是乱世中最可靠的依仗。
喜欢大唐中兴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唐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