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唐中兴颂颜体楷书 > 第45章 流民营里办冬校(第1页)

第45章 流民营里办冬校(第1页)

冬寒来得比往年更烈,西北风卷着冰粒砸在流民营的帆布帐篷上,发出如野兽磨牙般的声响。李倓踏着及踝的积雪走进营区,靴底每一步都深深陷进冻硬的雪壳,咯吱声在死寂的营地里格外刺耳。昨日刚下过一场暴雪,今日便传来三个流民冻毙的消息——其中最小的孩子,不过五岁,尸体被发现时还攥着半块发霉的麦饼。

“殿下,这是今日的冻毙名册。”负责营务的小吏捧着麻布册子,声音发颤,指尖冻得青紫,“大多是老弱,昨日没分到炭火的,今早便没醒过来。”

李倓接过册子,粗粝的麻纸边缘割得指腹生疼。他翻到最后一页,“王阿婆,六十二岁,洛阳流民,子死于叛军刀下”的字样格外扎眼。抬头望去,不远处的帐篷前,一个老妇正跪在雪地里,对着一具盖着草席的尸体哭嚎,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那正是王阿婆,她唯一的孙子昨夜也没能熬过这刺骨的严寒。

“炭火还够吗?”李倓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意。

“仓曹说府库炭火只够供应行宫与军营,流民这边……只能每日发半块炭。”小吏低下头,“而且粮也快不够了,按人头算,每人每日只能领两升糙米,掺着树皮煮粥,根本顶不住冻。”

李倓走到王阿婆身边,弯腰将她扶起。老妇的棉袄破烂不堪,露出里面灰白的棉絮,双手冻得像干枯的树枝,轻轻一碰便簌簌地掉下皮屑。“阿婆,这样哭下去不是办法。”他声音放柔,“朝廷不会不管你们,我们得想办法活下去。”

王阿婆抬起布满泪痕的脸,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微光:“殿下……还能有什么法子?这鬼天气,冻都能把人冻死。”

李倓环顾四周,流民们或蜷缩在帐篷里,或在雪地里捡枯枝,个个面黄肌瘦,眼神空洞。他忽然想起去年在关中见过的老匠人,用羊毛编织的毡毯又厚又暖,能抵挡住腊月的寒风。而粟特商队上月刚送来一批羊毛,本是要给军队做冬衣的,如今或许能派上用场。

“周俊,备马去互市司。”李倓转身吩咐,“让江主事立刻调运所有储备羊毛来流民营,再请仓曹拨些粗粮,按人头多给一升。”

半个时辰后,江若湄带着车队赶来。十几辆马车装满了蓬松的羊毛,白花花的羊毛堆在雪地里,像一座座突兀的小雪山。“殿下,互市司现存羊毛五千斤,都是康拂毗延商队从河西运来的,原计划给朔方军做毡靴。”她递过账本,“另外,我让人从织坊借了十架简易织机,虽不如官坊的精细,编毡毯够用了。”

李倓点头,指着营区中央的空地:“就在这里搭棚子,建‘冬校’——教流民编织毡毯,学会后可用成品换取粮食,织工精良者还能多换些炭火。”

流民们起初还有些犹豫,直到王阿婆第一个走出来。她捧着一把羊毛,颤声问道:“殿下,老身手拙,也能学吗?”

“能!”李倓拿起一根木梭,在羊毛上比划,“这法子简单,经线拉直,纬线来回织,像编竹筐一样。”他从怀中取出一张图纸,上面画着简易的编织纹路——说是“早年在关中见老匠人画的”,实则是他结合现代编织基础简化的样式,连老人小孩都能上手。

江若湄吩咐人将羊毛分成小份,每人分发一团羊毛、一根木梭和一张简易织板,并说道:“诸位听好,织成一条三尺长、两尺宽的毡毯,可换两斗糙米;织出带花纹的,则能换三斗,还可多领一块炭火!”

人群瞬间沸腾起来。冻饿交加的流民们仿佛看到了希望,纷纷围到织机旁。李倓亲自指导王阿婆起针,指尖穿过羊毛时,方觉自己的手也已冻裂,渗出的血珠沾在白毛上,格外醒目。“阿婆,线要拉匀,别太紧,不然毡毯会硬。”他耐心指导,直到王阿婆织出第一排纬线,才转向下一个流民。

夕阳西下时,冬校的棚子已搭起五座,每座棚下都挤满了学习编织的流民。有的妇人带着孩子一同织毯,孩子坐在母亲腿上,小手帮忙递着线;有的老匠人虽不懂织法,却能帮忙梳理羊毛,让纤维愈发蓬松。江若湄的账房先生忙着登记,换粮的队伍从棚子一直排到营门口,每个人脸上都有了久违的笑容。

“殿下,您看!”王阿婆举着刚织好的半条毡毯,激动得声音发颤,“老身也能织了!这就能换粮了?”

李倓接过毡毯,触手厚实,虽针脚有些歪歪扭扭,却足够御寒:“能!明日织完,就能去账房换粮。”

王阿婆抹着眼泪笑了,转身又拿起羊毛:“老身今晚不睡觉,多织几条,换了粮给孙儿坟前摆上。”

次日清晨,李倓刚到冬校,就见营区外传来马蹄声。李豫身着素色棉袍,领着几名亲卫匆匆赶来,身后还跟着两辆满载粮食的马车。“听闻三弟在这里办了冬校,特意来看看。”他走进棚子,见流民们有条不紊地编织,账房先生忙着过秤换粮,眼中闪过赞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哥怎么来了?”李倓迎上去。

“父皇听说流民冻毙,本想派内侍来督查,我想着你这边事务多,便主动请命过来看看。”李豫指着正在织毯的流民,“没想到你竟想出这法子——既解了他们御寒之困,又教给他们谋生的手艺,比单纯发粮发炭管用多了。”

正说着,一个流民捧着刚换的糙米走过,见了他们便躬身行礼:“多谢建宁王殿下!小的一家怕是活不过这个冬天。殿下真是再生父母啊!”

这话一出,周围的流民纷纷附和,“再生父母”的呼声在营区里此起彼伏。李豫转头对李倓笑道:“三弟,你可知民心比什么都重要?打胜仗能收复失地,得民心方能守住江山。你这冬校,比打赢一场小仗更有意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