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唐中兴颂颜体楷书 > 第31章 驿馆截获贺兰书(第1页)

第31章 驿馆截获贺兰书(第1页)

汾河沿岸的寒雾尚未散尽,李倓的队伍已抵达晋州驿馆。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范阳城防图”上投下斑驳光影,李倓正用朱砂笔圈注史思明麾下旧部的驻地,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亲卫陈忠浑身带着露水闯了进来。

“殿下!”陈忠单膝跪地,双手捧着一封火漆封口的密信,“方才巡查时擒获一名黑衣信使,此信藏在他腰带夹层,是送往凤翔房琯大人府的!”

周俊立刻上前搜检信使,回禀道:“殿下,此人腰间除了密信,还有贺兰进明府的腰牌。”

李倓心中一凛,昨日刚从贺兰进明的鸿门宴脱身,今日便截获他致房琯的密信。他捏起那枚鎏金腰牌,上面“贺兰府亲卫”的刻字尚带着体温,显然信使是连夜赶路而来。用火箸挑开火漆封口,展开信纸的瞬间,李倓的指节骤然收紧。

信上字迹潦草,开篇竟是“久慕公之贤名,今愿捐弃前嫌,共商息兵之策”,看似是贺兰进明向房琯求和,可后半段却暗藏杀机:“闻公与灵武诸将素有往来,若能说动建宁王暂罢范阳之议,待叛军南撤后共分盐池之利,某愿为内应,助公重掌相权。”这段话揭示了贺兰进明的双重策略,一方面表面上寻求和解,另一方面则利用房琯与灵武诸将的关系,提出共分盐池之利的诱惑,以期在政治上削弱房琯的影响力,并在叛军撤退后巩固自己的地位。

“好毒的计!”李倓猛地一拍案几,案上墨汁溅出数滴,“贺兰这是要栽赃房琯通敌,还想把我也拖下水!”

房琯虽因陈涛斜之败为肃宗所嫌,却仍是朝堂清流之首,与贺兰进明、崔圆等辈素来不和。此信若落至肃宗手中,即便房琯百口莫辩,而信中提及“建宁王暂罢范阳之议”,更是将他与“通敌”罪名牢牢捆绑。

“即刻备马!本王要回凤翔面奏父皇!”李倓抓起密信便要起身,却被恰好进门的李泌按住手腕。

“殿下稍安勿躁。”李泌的银袍沾着晨雾,目光扫过信纸便已洞悉玄机,“贺兰进明何等狡诈,怎会留下如此明显的破绽?他明知陈忠是殿下亲信,故意让信使走晋州这条必经之路,便是算准了信会落入殿下手中。”

李倓一怔:“先生的意思是……”

“房琯虽失宠,却仍有张镐等大臣维护。贺兰此举,一是要借陛下之手除掉政敌,二是要引殿下卷入党争。”李泌指尖点在“共分盐池之利”几字上,“殿下刚在灵武整饬盐务,崔嵩案又牵扯贺兰,他巴不得殿下与房琯扯上关系,届时李辅国再从旁煽风点火,陛下即便不信,也会对殿下生疑。”

周俊恍然大悟:“难怪信中特意提盐池!这是欲将崔嵩案之浊水泼向殿下与房琯!”

李泌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语气凝重:“乱世之中,党争最是误国。昔日杨国忠与李林甫相争,遂致安禄山有机可乘。如今平叛在即,若殿下陷于朝堂之争,范阳离间之计则功败垂成,睢阳张巡恐亦难久待。”

这话戳中了李倓的软肋。昨日李光弼的使者还带来消息,睢阳守军已不足六百人,尹子奇的十三万叛军正日夜攻城,而贺兰进明坐拥河西重兵,却对睢阳的告急文书置若罔闻。他捏紧信纸,指节泛白:“难道就让贺兰如此猖獗?”

“自是不能。”李泌取过空白信纸铺在案上,“贺兰想借刀杀人,我们便借战事破局。房琯素怀报国之志,然苦无雪耻之机。睢阳乃江淮之屏障,若其能主动请战,既可解睢阳之困,亦能表忠于陛下,贺兰的栽赃计自然不攻自破。”

李倓眼中一亮,当即研墨提笔。李泌在旁指点:“开篇需共情,提及陈涛斜之败的遗憾;中段要晓以大义,点明睢阳失守则江淮不保;结尾需留台阶,称愿为他向陛下举荐。”

烛光下,李倓笔走龙蛇,将贺兰的栽赃信改成了一封恳切的劝战书:“……闻睢阳被困十月,张巡将军以数千之众抗十三万叛军,大小四百余战,歼敌十二万,而粮尽兵疲,城将不守。公昔年陈涛斜之役虽有憾,然忠君之心可昭日月。若能亲赴睢阳督战,一则解东南之危,二则洗往日之冤,天下必颂公之壮举……”

写完后,李泌取过贺兰进明的火漆印章(昨日鸿门宴上暗中取来的信物),在信封口重重盖下。“如此一来,房琯只会以为是贺兰真心悔悟,转而劝他立功赎罪。”

陈忠不解:“先生,为何不直接揭发贺兰的阴谋?”

“揭发便中了他的圈套。”李泌将原信投入烛火,火焰瞬间吞噬了那些栽赃字句,“贺兰巴不得我们闹到陛下跟前,他好坐山观虎斗。如今烧毁原信,改信劝战,既断了他的引线,又为平叛添了助力,这才是上策。”

李倓望着跳动的烛火,想起李泌曾说“功成身退,方能自保”,果然深谙朝堂生存之道。他将改好的信交给陈忠:“速送凤翔房琯府,务必亲自交到他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忠领命而去,李泌却眉头未展:“贺兰此计不成,定会再生毒计。殿下此去太原,需加派斥候,凡往来信使皆要仔细盘查。”

话音刚落,周俊拿着另一封密信进来:“殿下,江主簿从灵武发来急报,御史台查崔嵩案时,竟在他家中搜出‘建宁王授意贪墨’的假供词!”

李倓震怒:“又是贺兰的手笔!”

“好在江主簿提前察觉,已将假供词调换,还拿住了伪造供词的狱卒。”周俊补充道,“只是贺兰动作如此之快,怕是在御史台也安插了人手。”

李泌沉吟道:“看来贺兰已视殿下图谋不轨,范阳之行需更加谨慎。李光弼在太原的旧部中,有一人名叫仆固怀恩,是回纥可汗的女婿,可托以重任。”他提笔写下名单,“此人忠勇过人,且与贺兰无涉,可让他协助联络范阳旧部。”

次日清晨,李倓的队伍刚出晋州城,便见凤翔方向来了一队快马。为首的是房琯的幕僚,见到李倓立刻翻身下马,递上一封回信:“房大人感念殿下厚意,已向陛下上书,请赴睢阳督战!”

李倓展开信,房琯的字迹苍劲有力,字里行间满是感激:“……蒙殿下点醒,琯虽不才,愿以残躯守睢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若得生还,必当重谢殿下解围之德……”

“解围?”周俊笑道,“房大人定是以为殿下帮他识破了贺兰的诡计,殊不知我们根本没提栽赃之事。”

“这样最好。”李泌道,“他欠殿下一份人情,日后在朝堂上便是助力。只是贺兰那边,怕是已经察觉了。”

果然,此时的凤翔贺兰府中,信使正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将军,信……信送到了房琯府,可建宁王那边似乎毫无动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