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元年冬的第一场雪,没落在河北的战场上,反倒先飘在了长安紫宸殿的琉璃瓦上。肃宗李亨捏着来自陇右的急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宣纸上“吐蕃破廓州,兵锋直逼鄯州”的字迹,被他的指腹磨得发毛。殿内铜炉里的炭火明明灭灭,却驱不散他眉宇间的寒意,阶下侍立的李泌与李倓,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西域商路断不得。”肃宗的声音打破死寂,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去年一年,西域胡商缴纳的关税占了国库三成,更别提战马、玉石与药材。吐蕃这是要掐断大唐的脊梁骨!”他将急报狠狠拍在御案上,墨汁飞溅在龙纹砚台上,“传朕旨意,即刻召回郭子仪,命他星夜返京!魏州防务,暂由李光弼代领!”
李倓上前一步躬身道:“父皇,郭子仪元帅在魏州与史思明对峙日久,军心刚稳。骤然换帅,恐生变数。”
“变数?”肃宗冷笑一声,走到殿门口推开朱漆窗,雪花落在他的龙袍袖口,“陇右丢了,西域就成了孤岛。到时候别说平叛,连长安的粮草都撑不过半年!李光弼素有勇谋,随郭子仪征战多年,接掌兵权绰绰有余。”他回头看向李泌,“你即刻拟诏,派八百里加急送往魏州,告诉郭子仪,晚回一日,朕便斩他麾下一员裨将!”
魏州前线的中军帐内,郭子仪正对着舆图推演战术,帐外的寒风卷着沙尘,将帅旗吹得猎猎作响。当两名驿卒浑身浴血扑进帐中时,他手中的狼毫“啪”地断在纸上。展开那份墨迹未干的诏书,郭子仪的手几不可查地颤抖——他清楚陇右的重要性,更清楚史思明如狼似虎的性子,自己这一走,李光弼未必能镇得住局面。
“元帅!”李光弼闻讯赶来,一身银甲上还沾着操练的汗水。他接过诏书看罢,眉头紧锁:“吐蕃狼子野心,确需元帅回朝坐镇。只是史思明近日频频派细作刺探,我若接印,他必趁机来犯。”
郭子仪走到兵器架前,取下自己的鎏金帅印,双手递到李光弼面前:“光弼,我知你能力不输于我,但史思明老奸巨猾,最善钻营空隙。记住我的话,‘敌来则守,敌去则追,昼扬其兵,夕袭其幕’,这十二字是我与他周旋数年的心得。”他指着舆图上的洹水防线,“此处分水而居,你派三千精兵守住渡口,史思明若来,必从这里强攻。切记,不可主动出击,待我从长安归来,再与他决战。”
李光弼接过帅印,重重叩首:“元帅放心,末将定守好魏州,绝不让史思明前进一步。”
可郭子仪走后的第三日,史思明的细作就把消息传回了叛军大营。彼时史思明正抱着新纳的妾室饮酒,听闻郭子仪离军,他猛地将酒樽砸在地上,青瓷碎片溅起的酒液洒了满地。“郭子仪这老狐狸总算走了!”他披上皮袍冲出大帐,对着帐外的亲兵嘶吼,“传我命令,全军备战!三日后黎明,突袭洹水!”
李光弼虽按郭子仪的叮嘱加固了洹水防线,但终究年轻气盛。当探马来报叛军只派了五千老弱在对岸列阵时,他犯了兵家大忌——他想借这个机会立威,让麾下将士信服自己。
“史思明这是欺我新接帅印!”李光弼在帐中拍案而起,“点齐八千骑兵,随我渡河掩杀,今日定要让叛军知道我的厉害!”
副将仆固怀恩连忙劝阻:“将军,元帅临走前叮嘱不可主动出击,这恐怕是诱敌之计。”
“诱敌?”李光弼冷笑,“五千老弱能诱我什么?待我斩了叛军主将,史思明自会胆寒。”他不顾劝阻,亲自率领骑兵踏冰渡河。寒风卷着雪粒子打在脸上,他却只觉得热血沸腾,银甲在晨光中闪着耀眼的光芒。
当唐军骑兵冲到河中央时,异变突生。原本平静的河面突然传来“咔嚓”的断裂声,冰层下藏着的叛军潜水手猛地凿开冰面,数十名唐军骑兵瞬间坠入冰冷的河水,惨叫着被激流卷走。与此同时,对岸的“老弱”突然褪去伪装,露出锋利的陌刀,而叛军的主力骑兵则从两侧的树林中疾驰而出,如两把尖刀,直插唐军阵型。
“中计了!”李光弼心头一沉,连忙下令撤军。可此时叛军已将唐军包围,陌刀阵如铜墙铁壁,将骑兵的冲锋势头死死挡住。史思明亲自率领亲卫冲杀在前,他手中的长柄战斧每一次挥落,都能带起一片血花。一名唐军骑兵被战斧劈中肩膀,整条手臂飞了出去,鲜血喷溅在李光弼的脸上,温热的触感让他浑身冰凉。
混乱中,仆固怀恩率领亲兵冲到李光弼身边:“将军快走!我来断后!”他挥舞着长枪,刺穿一名叛军的喉咙,却被另一名叛军从背后砍中腰腹,肠子顺着伤口流了出来。仆固怀恩惨叫一声,仍死死抱住那名叛军的腿,嘶吼道:“将军!为弟兄们报仇!”
李光弼含泪挥鞭,战马嘶鸣着冲破包围圈。他回头望去,战场上已是一片炼狱——唐军骑兵的尸体倒在冰面上,被马蹄踏碎的冰层混着鲜血,冻成了暗红色的冰碴。有的士兵被叛军俘虏,双手被反绑在身后,惨叫声此起彼伏,随后便被陌刀劈成两段。雪越下越大,却盖不住那浓郁的血腥味,连飘落的雪花都被染成了淡红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逃回魏州城时,八千骑兵只剩不到两千人。李光弼站在城楼上,看着叛军如潮水般涌来,银甲上的血污结了冰,冻得他浑身僵硬。他想起郭子仪的叮嘱,想起仆固怀恩临死前的嘶吼,猛地拔出佩剑,对着自己的大腿刺了下去。“噗”的一声,鲜血涌出,他却面不改色:“传我命令,放弃魏州,全军退守邺城!”
邺城的中军帐内,郭清鸢正与张猛清点粮草。当李光弼带着残兵逃回时,她手中的账本“啪”地掉在地上。看着那些衣衫褴褛、浑身是伤的士兵,郭清鸢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王妃,末将无能……”李光弼单膝跪地,声音带着哽咽,“中了史思明的诱敌之计,折损了六千弟兄,还丢了魏州。”
张猛气得一拳砸在柱子上:“李将军!你怎么能不听郭元帅的话!那些弟兄……”
“够了!”郭清鸢打断张猛的话,走到李光弼面前将他扶起,“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史思明很快就会兵临城下,当务之急是加固城防。李将军,你熟悉史思明的战术,我负责调配粮草与伤员,咱们联手守城。”她的声音平静却坚定,让李光弼混乱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果然,次日黎明,史思明就率领五万叛军包围了邺城。他骑着高头大马,站在阵前,对着城楼上的李光弼高声嘲讽:“李光弼小儿,你若识相,早早开城投降,我还能饶你一命!否则待我破城之日,定将邺城屠个鸡犬不留!”
李光弼怒不可遏,正欲开弓射他,却被郭清鸢拦住:“他这是激将法,我们不能上当。”她指着城下的叛军,“你看,叛军阵型整齐,粮草充足,显然是做足了长期围城的准备。我们的优势在城防,只要守住城门,拖到长安援军来,就是胜利。”
话音刚落,叛军的攻城就开始了。数十架投石机同时发力,巨大的石块带着呼啸声砸向城墙,“轰隆”一声巨响,西城门的城楼被砸塌了一角,碎石飞溅,几名正在搬运滚木的士兵瞬间被埋在下面,只露出一只沾满鲜血的手。
“放箭!放箭!”李光弼高声下令。城墙上的弓箭手齐射,箭矢如暴雨般射向叛军,可叛军早有准备,举起盾牌组成盾阵,箭矢打在盾牌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几乎造不成伤亡。
史思明冷笑一声,挥手示意攻城兵出击。数百名叛军推着云梯冲向城墙,云梯的顶端装有铁钩,牢牢地钩住城墙。叛军士兵像蚂蚁一样顺着云梯往上爬,有的刚爬到一半,就被城上的滚木砸中,惨叫着摔下去,摔得粉身碎骨;有的则被热油烫伤,皮肤瞬间起泡脱落,在地上翻滚哀嚎。
郭清鸢亲自在城楼上指挥,她将吉备建雄留下的五十名倭国武士分成两队,分别守在东西两门。这些武士擅长近身搏杀,当叛军爬上城墙时,他们挥舞着长刀,刀光闪过,叛军的头颅便滚落在城墙上,鲜血顺着城墙的缝隙往下流,在城墙根下积成了血洼。
“王妃小心!”一名倭国武士突然扑到郭清鸢面前,替她挡下了一支冷箭。箭头从武士的后背穿入,胸前穿出,鲜血喷了郭清鸢一身。武士回头看了她一眼,艰难地举起手中的樱花令牌,说了一句生硬的汉话:“保护……王妃……”随后便倒在地上,没了气息。
郭清鸢握紧令牌,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咬牙没有掉下来。她捡起武士的长刀,对着城墙上的士兵嘶吼:“弟兄们!邺城是我们的家!身后就是我们的亲人!死也要把叛军挡在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