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不想回家不回的地方 > 第7章 樱花国的插曲与无声的惊雷(第2页)

第7章 樱花国的插曲与无声的惊雷(第2页)

这几个字像惊雷一样在我脑海里炸开,震得我一时失去了思考能力。震惊、错愕、荒谬感、巨大的失落和委屈……各种情绪像决堤的洪水般在我胸腔里疯狂冲撞。我几乎是从僵硬的喉咙里挤出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为……为什么?!吴总!江宁路店的情况您是最清楚的!从选址到开业,再到这一年的业绩、团队凝聚力、客户口碑,哪一样不是实打实拼出来的?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把我调走?还是用这种……这种方式?这到底是总部的意思?娜姐……娜姐她知道这个安排吗?”

我几乎是本能地搬出了娜姐,仿佛那是黑暗中唯一可能抓住的稻草。

听到“娜姐”二字,吴迪的脸上极快地掠过一丝不自然,像是被什么东西蜇了一下。但他立刻恢复了镇定,甚至语气变得更加强硬,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冯瑞东!注意你的态度和情绪!这就是娜姐参与并认可的决定!公司的任何人事调动,都是基于全局的战略考量,不需要,也不可能向每一个人详细解释缘由!”

第7章樱花国的插曲与无声的惊雷

他身体前倾,压迫感更强,目光锐利地盯着我:“另外,娜姐因为重要的家庭私事,已经正式请假回老家了,短期内不会处理任何具体工作!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服从安排,尽快完成工作交接!”

娜姐认可。家庭私事。不处理工作。

所有的路,都被这番滴水不漏、且毫无转圜余地的话彻底堵死了。我看着他,看着他那张看似平静无波、实则写满了决绝的脸,一个冰冷的、我之前不愿深想的念头,终于清晰地浮现在脑海——这根本不是什么狗屁战略调整!真正的原因,或许是我在上海这一年多,因为坚持客户至上、拒绝某些灰色操作、在资源分配上过于较真,无形中成了某些人眼中的“绊脚石”;或许仅仅是因为我“不听话”、“不好掌控”,阻碍了别人的路;又或许,是那些我从未放在心上、却可能早已堆积如山的“小报告”终于发挥了作用……职场这片深水区,有时候不需要确凿的罪名,仅仅是“不合时宜”或者“知道得太多”,就足以成为被清洗的理由。想起日本那个被盗的QQ,现实的残酷与冰冷,远比那个愚蠢的诈骗更加刺骨和令人心寒。

心,一点点沉下去,最终彻底冷却,变得麻木。

后来,政委也“适时”地找我进行了一次谈话。依旧是那些熟悉的、冠冕堂皇的套话——“正确理解组织安排”、“放眼更大平台”、“个人服从大局”……我看着他那张永远挂着程式化笑容的脸,听着那些空洞无物的“鼓励”和“期望”,心里只剩下彻底的冰凉和一种近乎嘲讽的平静。我明白,这一切早已注定,任何的质疑和挣扎都是徒劳。

离开上海那天,天空阴沉得像一块脏兮兮的抹布。我没有通知任何同事,独自一人在嘉定那套承载了无数奋斗记忆和最终不堪的合租屋里,默默收拾着行李。每一件物品,似乎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一年多的点点滴滴——初来时的雄心,选址时的奔波,装修时的灰头土脸,招聘时的期待,培训时的倾囊相授,开业时的辉煌,业绩攀升时的自豪,团队成长时的欣慰……以及,最后这猝不及防的、冰冷彻骨的背叛与倾轧。

最后,我还是去了一趟江宁路门店。没有进去,只是远远地站在街对面,隔着熙攘的车流和人潮,望着那个熟悉的、红色的门头。何婷正在里面给两个新店员讲解产品,神情专注而认真。那个我曾经像呵护眼睛一样、倾注了全部心血培育壮大的“家”,即将迎来新的主人。

我最终还是把何婷叫了出来,就在店门外那个相对安静的角落。我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加密U盘递给她,里面是我能整理出来的、所有核心高端客户的详细资料、个性化服务要点以及长期跟进记录。

“何婷,”我的声音异常平静,平静得连自己都觉得陌生,“这些客户,交给你了。他们都是信任同程,也是信任我们江宁路店服务的宝贵资源。以后,用心维护,别辜负他们。”

何婷接过U盘,紧紧攥在手心,眼圈瞬间就红了,嘴唇翕动了几下,声音带着压抑的哽咽:“冯店……您……您一定要走吗?是不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够好……”

我摇了摇头,打断了她可能产生的自责,努力想挤出一个安慰的笑容,却发现脸部肌肉僵硬得不听使唤。“跟你,跟大家都没关系。”我拍了拍她的肩膀,重复了那三个字,“好好干。”

说完,我转身,决绝地汇入了上海街头陌生而冷漠的人流,没有再回头。这座曾经让我充满征服欲、也见证了汗水与辉煌的繁华魔都,此刻像一个巨大的、无情的熔炉,吞噬了我一年的拼搏与梦想,甚至连一声像样的告别都未曾给予。没有人知道,这个沉闷工作日的下午,曾经带领江宁路门店创造佳绩的店长冯瑞东,正以一种近乎流放的姿态,黯然离场。

火车在轨道上轰隆前行,窗外的上海渐渐缩小,最终消失在地平线下。我靠在冰凉的车窗上,闭上眼睛,身心俱疲。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我麻木地掏出来,是丽丽发来的消息。

“老冯,事情我听说了些。别钻牛角尖,先回来!什么都别想,咱们这个小组永远有你的一席之地!”

看着这条简短却充满力量的信息,我的眼眶终于无法抑制地湿润了。还是那个最初的“娘家”,还是那个一直像姐姐一样关心着我的丽丽。在这冰冷彻骨、充斥着算计与不公的职场倾轧之后,这份来自老团队、毫无条件的接纳和支持,像寒夜荒野中唯一的一堆篝火,虽然微弱,却珍贵得让人想痛哭失声。

火车抵达苏州站。走出车厢,呼吸着苏州湿润而熟悉的空气,心境却与一年前离开时截然不同。少了那时的踌躇满志,多了无尽的疲惫、沧桑和看透世事的凉意。没有预想中的迎接人群,这反而让我感到一丝轻松。此刻伤痕累累、心灰意冷的我,确实需要一点时间和空间来独自舔舐伤口,消化这巨大的人生转折。

我直接回到了同程苏州总部。走进那栋熟悉的办公楼,穿过曾经奋战过、如今却感觉有些陌生的呼叫中心办公区,一种强烈的物是人非之感汹涌袭来,几乎让我窒息。

刚在丽丽提前帮我协调好的、一个靠近角落的临时工位坐下,还没来得及感受这陌生的“归来”,丽丽就快步走了过来。她没有多问,也没有过多的寒暄,只是用力地、结结实实地拍了拍我的肩膀,眼神里充满了了然、心疼,以及一种无需言说的坚定支持。

“没事,老冯。”她的声音不高,却像定海神针一样稳,“回来就好。先把心放肚子里,别想那么多没用的。咱们这个小组,永远有你的一席之地!”

晚上,丽丽组织了我们原小组的几乎所有成员,在公司附近一家我们以前常去的、味道实在的菜馆,给我简单接风。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刻意的安慰,只有熟悉的吵闹氛围和真诚自然的笑脸。赵胖子依旧插科打诨,试图用他惯有的方式驱散我眉宇间凝结的阴郁;李姐还是那么细心体贴,不停地给我夹菜,念叨着“在外面辛苦了,多吃点”;其他同事也纷纷举杯,说着“欢迎回来”、“以后又是一起奋斗的兄弟”之类朴实无华却暖心的话。

酒至半酣,包厢里的气氛渐渐热闹起来,大家仿佛刻意回避了上海的话题,只是聊着苏州这边的变化,聊着我不在时部门的趣闻。就在我渐渐被这久违的温暖氛围所包裹,暂时忘却烦恼时,包厢的灯忽然“啪”地一声熄灭了。

我正诧异间,门被推开,丽丽和另一个同事一起,端着一个点着蜡烛的蛋糕,笑着走了进来。

温暖的、跳跃的烛光,瞬间驱散了房间的黑暗,也柔和了每一张带笑的脸。我的目光落在那个并不花哨的奶油蛋糕上,洁白的糕体上,用鲜红的果酱,写着一行无比醒目、直击我心扉的大字:

“欢迎老冯归来!”

那一刻,一路上强撑的所有坚强、所有压抑的委屈和不甘,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冲垮了我努力维持的平静。鼻子一酸,视线迅速被滚烫的泪水模糊。那些在上海遭遇的背叛、构陷、不公和心寒,在这一刻,似乎都被这块小小的、承载着深厚情谊的蛋糕,和这一张张毫无保留的温暖笑脸,悄然融化、冲刷掉了一部分。

“谢谢……谢谢大家……”我声音哽咽,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死死堵住,除了反复说着“谢谢”,再也说不出任何完整的话。

丽丽再次举起酒杯,目光扫过所有人,最后落在我身上,朗声说道:“别的都不说了,矫情的话咱也不会讲。就一句,兄弟们,姐妹们,欢迎老冯回家!”

“欢迎老冯回家!”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酒杯用力地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而振奋人心的声响,仿佛在为我在上海那段充满屈辱和无奈的岁月,画上了一个虽不完美,却充满了人性温情的休止符。

这一刻,我混着酒精和泪水的模糊视线,看清了一个残酷而温暖的现实:职场如战场,甚至比战场更龌龊,那里有明枪暗箭,有不堪的内幕,有基于私欲和恐惧的构陷,有你不得不打落牙齿和血吞的委屈。但总有一些人,一些地方,能超越这些肮脏的游戏规则,在你被打倒在地、遍体鳞伤之后,毫无条件地向你敞开怀抱,给你疗伤的港湾和重新站起来的力量。苏州,这个我梦想起航的地方,这个有着丽丽和这群真正可以称之为“战友”的同事的小组,就是我冯瑞东在这冰冷职场中,最后的、也是最温暖的退路,是我的“家”。

前路依旧迷茫,总部那个“另行通知”的岗位像一片看不清的迷雾,心里的疙瘩和对人性的怀疑也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开。但至少,在这一刻,这块写着“欢迎老冯归来”的蛋糕,这群真心欢迎我回家的人,让我知道,我并非一无所有,我并非孤身一人。而那份从日本带回、已寄往天水的礼物,以及石云那份跨越山海的关切,也像一颗深埋的种子,在心底悄然孕育着一丝不同于职场争斗的、微弱的暖意和未来的可能性。

收拾起破碎的信心和残存的斗志,路,终究还得继续往前走。只是这一次,脚步或许会更沉重,目光或许会更警惕,但心底深处,也存下了来自“家”的温暖,和一份来自远方的、模糊的期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