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家不是想回就能回 > 第5章 扎根与涟漪(第2页)

第5章 扎根与涟漪(第2页)

“小冯经理到上海开店啦?恭喜恭喜!在江宁路啊?离阿姨家不远嘛!”

“冯经理,开业有优惠活动吗?我一定来捧场,还要带我老姐妹一起来!”

“小冯,厉害!开业大吉!以后阿拉周边旅游就认准侬这里了!”

看着这些熟悉的ID和温暖的留言,我心里热乎乎的,眼眶甚至有点湿润。这些客户,是我在苏州一点一滴、用真诚和专业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和坚实人脉,他们的认可、支持和这份跨越城市的信任,是我在上海这个全新战场闯荡时,最宝贵的底气之一。

在众多红色的点赞图标和滚动的祝福评论中,我一条条翻看着,回复着感谢的话语。酒精让脑子有点晕乎乎的,但心里是快活的,充盈着一种被认可、被期待的满足感。就在我眯着眼睛,手指在发亮的屏幕上滑动时,一条新的消息提示弹了出来,不同于朋友圈公开的评论,这是一条私信对话。

我顺手点开。

消息很简单,只有六个字,连标点符号都没有:

“怎么去上海了”

发信人的头像,是一个女孩站在一片广阔的金色向日葵花田里的侧影,秋日的阳光很好,洒在她身上和周围怒放的花朵上,她的笑容干净而灿烂,带着一种田野间蓬勃的生命力。备注名是:石云。

看到这个名字和这个头像的瞬间,我仿佛被一道微弱的、带着阳光温度的电流穿过,酒意似乎都醒了两分,心跳莫名漏跳了一拍。

石云。

这个名字,连同头像里那片无边无际、金灿灿的向日葵花海,像一把尘封许久却又无比熟悉的钥匙,“咔哒”一声,瞬间打开了我记忆深处那扇属于青春、家乡和纯净年华的门。

她是我中学同学,而且是同班,还是紧挨着的邻桌。记得那时候,我是班里的生活委员,肩负着每天给大家分发课间餐和饮用水的重要职责。就因为手里握着这点小小的“权力”,我没少跟她“打架”。她性子有点倔,又爱较真,有时候觉得我水给少了,或者面包给得慢了,亦或是她觉得我给别人多分了一块水果,就能跟我理论半天,急了还会上手抢,在课桌下面你踢我一下,我撞你一下,是常有的事。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争斗”,都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没心没肺的鲜活气儿和懵懂的情愫,早已滤去了当时的不快,只剩下泛着暖黄色光晕的回忆。

从初中认识到现在,掰着指头算算,竟然快十年了。时光荏苒这个词,用在这里再贴切不过。从毕业到各自奔波找工作,联系断断续续,时有时无,但神奇的是,她似乎成了我离开天水老家、在外漂泊打拼这些年里,唯一还保持着不算频繁但始终未曾彻底断过联系的老同学,像是有一条无形的、坚韧的丝线,始终牵连着。

我们是一个镇的,她家离我家不算远,相距也就不到五公里。她的父母我都认识,见了面都会很自然地叫一声“叔叔阿姨”。读书那会儿,周末或者假期没事的时候,我也会跟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去她家里玩。她妈妈,就是记忆里那位总是笑眯眯的、特别和蔼的阿姨,会给我们煮自家种的小土豆,或者蒸一锅香喷喷的玉米,那股子纯粹的食物原香和质朴的烟火气息,是城市里任何精致小吃都无法比拟的温暖味道。每次我们玩到尽兴,准备各回各家的时候,阿姨还会硬塞给我们一些自家炒的瓜子或者刚摘下来的新鲜果子。而我,临走时总不忘偷偷地、或者半开玩笑地顺一把她家院子里种的向日葵,那金灿灿、沉甸甸的大花盘,看着就让人心里敞亮、欢喜,仿佛把一片阳光带回了家。

这些尘封的、带着家乡泥土芬芳和阳光味道的记忆,因为石云这条突然而至的消息,瞬间变得清晰无比,温暖而鲜活地扑面而来,将我从上海KTV喧闹的包厢里,一下子拉回到了遥远西北那个安静的小镇,那个充满青草气息和少年欢声笑语的院落。

我定了定神,从回忆里抽身,手指在手机键盘上敲打回复:

“公司委派我们来上海开线下门店,刚折腾完,准备开业了。”

消息发出去后,我下意识地摩挲着手机边缘,心里有点莫名的期待。

很快,她的回复就过来了:

“挺好的呀。听起来很厉害。”

我仿佛能透过屏幕,看到她带着笑意打出这行字的样子。我回道:

“混口饭吃呗。你呢?还在家里?”

她说:

“嗯呐,我没你那么大的闯劲,就留在咱这儿了,图个安稳。”

毕业后的我们,仿佛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轨道。她选择留在了那个承载着我们共同成长记忆、节奏缓慢、生活安稳的西北小镇,像一棵扎根深厚的树木;而我,则像一株被时代风吹走的蒲公英种子,飘到了几千公里外温婉的江南,如今又落在了更繁华、更快速也更冰冷的国际大都市上海,试图在这里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时空的遥远阻隔,让这简单的几句对话,也自然而然地带上了一丝微妙的感慨和彼此人生的映照。

在酒精带来的迷糊与清醒交织的奇异状态里,我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个向日葵田里的灿烂侧影,和那几句简单却仿佛带着家乡温度的对话,心里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他乡遇故知的亲切和惊喜,有对无忧无虑青春岁月的深切怀念,有对家乡那片土地和人的温柔牵挂,也有一种……隐隐的、连自己都尚未完全明晰的、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所漾开的、一圈圈扩散的涟漪般的悸动。

我知道,石云,这个和我一起长大、拌过嘴、分享过自家土豆和向日葵的老同学,绝不仅仅只是我通讯录里一个沉寂多年的名字符号。她的这条突然而至、看似平常的消息,像一颗不经意间投入我因忙于开拓新事业而略显紧绷和浮躁心湖的石子,轻轻地,“噗通”一声,漾开了一圈温柔而持久的涟漪。我隐隐感觉到,在我们认识了十年之后的这个上海夜晚,在这个我事业新起点即将开启的特殊时刻,有些东西,有些联系,似乎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开始变得不一样了。而她,这个如同向日葵般明亮、扎根于故乡的女孩,注定将成为我未来人生轨迹中,一个无法被忽略、意义特殊的核心存在。这条突然接上的线,将会牵引出怎样的故事,当时的我,还无从得知,只是隐约觉得,这片魔都的天空下,除了事业的热血,似乎也多了一缕来自远方的、淡淡的牵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