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家不是想回就能回的 > 第5章 扎根与涟漪(第1页)

第5章 扎根与涟漪(第1页)

第5章扎根与涟漪

何婷的面试安排在江宁路门店刚刚竣工的会议室进行。阳光透过崭新的玻璃窗,洒在光洁的会议桌上。我看着坐在对面的女孩,她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装,头发利落地束在脑后,眼神里带着初入社会的青涩,但更多的是一种清晰的认真和渴望。

“何婷,你好,我是冯瑞东,江宁路店的负责人。”我开口,依旧是那口改良后但仍带点天水味儿的普通话,但此刻听起来,更像是一种个人标识。

“冯店长,您好。”她微微欠身,声音清晰,带着湖北妹子特有的那股子伶俐劲儿。

我没有按照固定的面试流程走,而是更像一次聊天。我从她简历上提到的旅游规划项目问起,问她当时是怎么考虑客户需求的,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她的回答条理清楚,不仅说了流程,还提到了自己当时的一些思考和遗憾,能看出她确实是用心在做这件事。

我又问她对线下旅游门店的看法。她没有泛泛而谈,而是结合自己作为潜在客户的体验,提到了服务细节、专业度和信任感的重要性。“我觉得,客人走进来,把重要的假期和预算交给我们,我们提供的不能只是一个冷冰冰的产品,更应该是一份放心的承诺和贴心的规划。”她的话说到了我的心坎上。

“我们刚开业,万事开头难,可能会很辛苦,需要身兼数职,加班也是常事,你怎么看?”我抛出了现实问题。

何婷几乎没有犹豫,眼神坚定:“冯店长,我不怕辛苦。我觉得能和一家新店一起成长,是特别宝贵的机会。我相信只要用心做,肯定能做好。”

面试结束,我心里已经有了八分肯定。这姑娘有专业底子,有态度,有眼力见,是个可造之材。我把情况和初步判断向吴迪做了汇报。吴迪亲自进行了复试,回来后对我点点头:“老冯,眼光不错。这小姑娘踏实,肯学,是块做服务的料。就她了!尽快办理入职。”

就这样,何婷正式成为了同程旅游上海江宁路门店的第一位员工,工号SH001。她的到来,像一股清新的活水,注入了这个刚刚落成、还带着建材气息的空间。她也是我们这块“试验田”里,播下的第一颗种子。

有了何婷这个良好的开端,后续的招聘工作似乎也顺利了一些。或许是因为门店实体已然成型,看起来更像一个稳定可靠的平台,也或许是何婷这个“活广告”带来的微妙影响,后续投来的简历质量明显有所提升。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我们陆陆续续又面试了几十人,最终精挑细选,招入了九名新店员。在组建团队时,我特意注意了男女比例的均衡和能力的互补性,最终团队里有五个小伙子,四个姑娘,加上何婷,正好五男五女。小伙子们体力好,有冲劲,适合外联、地推和扛重物;姑娘们心思细腻,亲和力强,适合门店接待、客户维护和细节服务。我觉得这样的搭配,能形成一个比较健康的团队生态。

人员初步到位,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练兵”。我这个曾经的“冯扛把子”、“电话销售王牌”,再次化身“冯教官”,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毫无保留地掏了出来。每天,我就在这个崭新的门店里,对着这十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开启了密集的“魔鬼训练”。

培训内容涵盖了方方面面:从同程的企业文化、发展历程,到所有的旅游产品线知识,从东南亚的海岛到欧洲的古堡,从签证办理的细微注意事项到不同目的地风俗禁忌;从电话接听礼仪、标准话术,到面对面客户沟通的技巧、察言观色的能力,如何处理客户异议和投诉;甚至,我把那套改良版的、带着个人特色的“亲和力沟通法”也融合了进去。

“咱们做线下门店,跟以前在电话里不一样!”我站在小白板前,用力写着关键词,“客人走进来,看得见摸得着,咱们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杯及时递上的热水,一句贴心的问候,都可能成为他们选择我们的理由!要把每一个进门的客人,都当成来咱家串门的乡党、朋友,甭管他今天买不买,都得让他感觉到,进了咱同程的门,舒坦、放心!”

我组织角色扮演,模拟各种销售场景,让他们在实践中找感觉,互相挑毛病。何婷永远是听得最认真、笔记记得最详细的那个,而且她善于总结和提问,常常能举一反三。其他店员们也渐渐被这种实战氛围所感染,从最初的紧张、生涩,到慢慢放松、敢于表达,眼神里开始闪烁起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看着这群年轻人,我仿佛看到了几年前在苏州呼叫中心那个懵懂、带着浓重口音却铆足了劲的自己。带团队的感觉很奇妙,责任重大,你需要规划、引领、纠正,但看着他们一点点褪去青涩,逐渐显露出专业的样子,那种成就感和欣慰,是单纯自己做业务无法比拟的。

当我们这边紧锣密鼓地培训,产品知识渐渐滚瓜烂熟,接待流程演练了无数遍,只等着公司选定良辰吉日开门迎客时,其他几位店长那边也陆续传来了好消息。

张旭负责的门店,最终选址定在了普陀区的武宁路。那边商业氛围更加浓厚,大型商场和写字楼林立,她将主打白领商旅客户和高端定制服务,风格更偏向精致和专业。张聪和陶金金则根据前期深入的市场考察,把他们门店的据点放在了嘉定区,瞄准了周边庞大的成熟社区家庭和高校云集的年轻学生客群,策略更侧重性价比和亲子、青春主题。我们四个店长,在吴迪的总体战略布局和指挥下,像四颗精心布置的棋子,带着不同的定位和使命,稳稳地落在了上海地图的不同区域,构成了同程线下初探魔都的、错位竞争的第一道战线。

所有的选址、装修、招聘、培训……这连轴转、忙到脚打后脑勺、充斥着各种突发状况和压力的几个月,终于尘埃落定,迎来了阶段性的收官。虽然每个人心里都清楚,真正的硬仗、残酷的市场检验还在开业之后,但这份从零到一、将蓝图变为现实的阶段性胜利,还是让我们这几个开拓者都长长地、深深地舒了一口气,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

那天晚上,吴迪大手一挥,脸上是几个月来难得的轻松和畅快:“走!今天不做报告,不开会,不谈工作!我请客,咱们找个地方,彻底放松一下!庆祝咱们同程上海先锋队,成功会师,初步在这大上海站稳了脚跟!”

我们一行五人,加上何婷(作为核心员工被特邀),杀向了上海一家知名的量贩式KTV。包厢里,灯光迷离旋转,音乐震耳欲聋。脱离了紧张的工作环境,大家都彻底放松了下来。吴迪带头吼了一首《朋友》,虽然调子跑得能找到黄浦江去,但感情充沛,带动了全场气氛。张旭点了首王菲的《红豆》,声音空灵婉转,跟她平时干练利落的形象形成了有趣的反差,引来大家阵阵掌声。陶金金是麦霸,专攻各种激情澎湃的励志歌曲,嗓门洪亮,气场十足。张聪比较内敛,但也跟着节奏摇摆,偶尔唱一首深情款款的情歌。何婷有些害羞,在大家的鼓励下,也唱了一首轻快的流行歌曲,声音清脆,别有一番风味。

我自然也逃不掉,被他们起哄推了上去。这次,我没再吼那首标志性的、跑调到天际的《我们甘肃好地方》(怕把新员工吓着),而是选了一首稍微能把握的《海阔天空》。唱着“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看着眼前这些一起扛过压力、一起在陌生城市里从无到有打拼过来的战友,看着何婷眼中闪烁的、对新征程的憧憬,心里真是百感交集。有创业初期的艰辛,有阶段性成功的喜悦,有对未来的期许,也有一种背井离乡、终于在异乡找到组织、找到目标、建立起初步根基的复杂归属感。

趁着酒酣耳热,气氛最热烈的时候,我拿起手机,对着包厢里热闹欢腾的场景拍了几张照片,又特意从手机相册里选了一张之前拍的、已经准备就绪、灯箱亮起的江宁路门店气派门头的照片,一起发到了朋友圈。配文很简单,却掷地有声:“魔都,我们来了!同程旅游上海江宁路店,即将开业,敬请期待!”

第5章扎根与涟漪

这是我到上海后,发的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带有宣告性质的朋友圈。

很快,手机就开始“叮咚叮咚”响个不停,提示音连绵不断。点赞和评论如同潮水般纷至沓来。

苏州的同事和老朋友们反应最快。赵胖子第一个评论:“卧槽!老冯你可以啊!店都搞起来了!这门头,霸气!开业大吉,财源滚滚!”后面跟了一串点赞和庆祝的表情。

丽丽评论:“老冯,加油!看到门店的样子真为你高兴!看好你!”后面加了一个奋斗的图标。

以前呼叫中心关系好的同事也纷纷留言表示祝贺和惊叹。

更让我感动的是,很多之前在苏州通过电话联络、服务过的上海本地客户,尤其是那些非常支持我、可爱的叔叔阿姨们,也纷纷在下面留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