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发吧,我看路边有好多人在发炉子了。”
楼下的大路边,排了一排的蜂窝煤炉子,烟火气大冒,很是有些呛人,来往的行人都要用袖子遮住鼻子。
这些街坊邻居或者笑逐颜开,或者眉头紧皱;有的人嘴里叼着香烟,有的人却宁愿闻着炉子发出来的烟也要远离香烟,但他们的眼睛却都盯着这些炉子。
一经发好,他们即刻离开回家做饭,没有任何耽搁。
沈墨把炉子拎下来,加入了这个队伍。
“婶婶,你去上风头站着,别被熏着。”
沈墨手脚麻利,用废报纸引燃小块的旧木头,耐心等着蜂窝煤被发起来。
许月芳站得稍远一些,两个人聊着天,等着沈川回来。
沈川蹬着自行车回来,看到路边的两个人有点面熟,还朝他笑,他使劲蹬了几下到了这边。
许月芳说道:“刚好你回来了,炉子发好了,你拎回去,小墨累了一个学期了,让他休息一下。”
沈川急急忙忙把车子推回去锁好,又跑回来把炉子拎起来。
“这次期末考得怎么样啦?”
“还可以吧,四个满分。”沈墨没提排名,高一的排名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等到分科之后再说排名的事儿。
沈川很喜欢听侄子考到满分的话,高中了,不管是哪一门课,只要能考到满分,侄子的大学就没有问题。
他手上的力气好像也多了好几分,走起路来虎虎生风。
到了楼上,把炉子放好,一眼就看到了桌子上摆着的四个饭盒。
打开看了看,沈川更高兴了。
“好,真好!”
“在这里睡一晚,明天就去花园路。”
“不要那么辛苦,钞票是赚不完的。你现在要以学业为重。”沈川不想让侄子耽误了功课,在他眼里,侄子已经具备了赚大钱的能力,那就先把学习搞搞好,考上个好大学,不能因小失大。
“二叔,我有数的。”升到高一,沈墨能跟得上天赋怪们的节奏,他对自己的高考很有信心:“二叔,班主任提身份证的事情了,明年夏天我想把身份证给办了。”
许月芳说道:“对的对的,这个事情重要的。”她想得更直接,侄子有了户口,但她担心再出什么变故,赶紧把身份证给办下来,相当于双重落实。
但她和沈川都想不到,侄子办身份证是为了股票。
“哎,小墨生日是几号?”许月芳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
沈川想了想:“之前大哥也没怎么提起过,户口本上写的是七月二十八……哎,小墨,是农历对吧?”
“以后按阳历算吧,农历我记不清,之后就是阳历七月二十八。”
“也好!要不等到你满十六周岁的时候,说不定你都开学上课了。时间不要这么耽误。”
许月芳念叨着:“七月二十八……阳历……蛮好,蛮好……之后那一天,婶婶给你煮碗面。”
“不用那么麻烦的。”沈墨还是以前的想法,一个男人,过什么生日?
“不麻烦。”许月芳笑眯眯地说道:“不过是一碗面,又不是什么好东西,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