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么为何还没吃饭?”
林言笑着低头看他,刚好和他对视上:“爹么刚刚到家,在路上忘记吃了。”
“那爹么要多多吃。”
“好!那等会儿早早再陪爹么吃一次。”
林言在家里等了三天,云织和江余在外面打探了一番,才找到所谓西洋商队。
“是在新竹楼那边,大概有二十人,长的都和那日见到的人一样……”
江余把打探到的消息,还有那些人的来处都说了个明白。
原来这些人是为了漳州的瓷器而来。
前几年海上贸易发达,厦门那边更是有商船一路向西,把本地的东西带了过去。
漳州的瓷器便是其中之一。
后来海匪猖狂,海上贸易被朝廷勒令禁止,还未发展起来的海商也就此夭折。
但是沿海地带的东西却是实打实地传了出去。
这几年西洋人常在那片海域徘徊,但始终未等到人来,这才下定决心上岸,一路打听到漳州。
因着语言不通,耽搁了许久。
“住在新竹楼?”
“是。”
这新竹楼也是奇怪,前些时候不声不响,就是个普通客栈,就是从过年开始。
这新竹楼像是换了新老板,一整个大变样,加上漳州往来商人众多,许多人都愿意去新竹楼住。
林言自然有所耳闻。
“先找人盯着,再过两天把瓷器的事透露一点出去。”
江余就是个粗人,不懂他的用意也没多问,只管去办。
陆母端着碗进来:“大热天的让江余干什么去了?米酒汤,温的赶紧喝。”
林言接过来放到桌子上,才和陆母解释:“是前几日碰到一个西洋人,让他去盯着,别出什么乱子。”
陆母哦了一声,她天天在街上倒是没看到:“西洋人?就是黄头发蓝眼睛的那种?”
林言被陆母逗乐:“差不多。”
“他们怎么会来咱们这?”说不好听一些,这就是穷乡僻壤。
林言和陆母解释了一下,陆母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们若是真心想买也可以,能赚钱还不好?”
林言赞同地点头,又怕这些人不是真正想买,而是有别的目的。
“放心吧阿娘,夫君快要回来了,这件事我也让江余和两位大人说过了。”
“那就好,大郎快要回来了?”
“信是这样说,但是算算日子估计还得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