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局势,应天最高统帅部,由大都督府负责。
朱元璋,亲自担任大都督。
马昕,是为后都督,徐达为左都督。汤和为前都督,常遇春为后都督。傅友德为中都督!统筹五路大军!
数十万精锐的生死,皆在他们五人之手。
这种责任,压着马昕都快喘不过气了。
此时,镇江府的晨光,带着江南特有的湿润气息,洒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
雨后的路面泛着水光,倒映着两旁次第升起的酒旗、布幡,还有工匠们忙碌的身影。
马昕身着青色短打,腰间悬着一柄佩刀,与一身戎装的朱文正并肩而行,
脚下的石板路,被两人的脚步踏得发出清脆的声响。
“文正你看,这才月余光景,镇江府竟已这般模样。”
马昕停下脚步,目光扫过前方喧闹的市集,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
眼前的镇江府,全然不见半年前被战火蹂躏后的残破。
街道两侧,原本坍塌的民房已重建大半,青瓦白墙整齐排列,不少人家的窗台上摆着新栽的花草;
市集里,摊贩们高声吆喝着,米面油盐、布匹绸缎、农具铁器一应俱全,往来的百姓脸上虽带着几分谨慎,却已不见往日的惶恐;
城西北角的工坊区,更是浓烟滚滚,
铁锤敲击铁器的“叮叮当当”声、木匠锯木的“沙沙”声、铁匠铺淬火的“滋滋”声交织在一起,
汇成一片生机勃勃的喧嚣。
朱文正双手负于身后,腰间的虎头湛金枪随着步伐微微晃动,枪穗上的红绸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他望着眼前的景象,眉头却未舒展,沉声道:“百废俱兴是好事,可这繁华之下,藏着的却是刀光剑影。
张士诚在厉兵秣马数月,麾下大军号称二十万,旦夕之间便会兵临城下,这刚复苏的镇江府,怕是又要遭一场浩劫。”
马昕心中一沉,他正是为此而来。
朱元璋派他们镇守镇江,接过的是一座残破不堪、粮草匮乏的空城。
如今镇江府虽已恢复生机,但面对张士诚的虎狼之师,依旧是危如累卵。
他看向朱文正,语气恳切:“朱将军,如今城中共有一万两千精兵,这守御之事,你心中可有定计?
我今日随你巡城,便是想听听你的部署,也好帮着分担一二。”
朱文正点了点头,转身朝着西城楼走去,边走边道:“镇江府地势险要,东靠长江,西临群山,北接扬州,南连常州,是金陵的门户,
守得住镇江,才能保金陵无忧。
才能让其他大军,无后顾之忧!
但也正因如此,张士诚会找准时间,倾尽全力来攻,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两人登上西城楼,
守城的士兵正在擦拭弓箭、加固城防,见到朱文正,纷纷立正行礼。
可想而知,这家伙整天泡在一线。
朱文正抬手示意免礼,指着城外的地形说道:“镇江府的城墙,经修缮,已加高加厚至三丈有余,城外挖了两重护城河,深两丈、宽三丈,河底布满尖刺。
但张士诚麾下多是水师精锐,长江航道是他的强项,我们不仅要防陆路进攻,更要守住沿江码头。”
马昕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长江江面波光粼粼,几艘巡逻的战船正在江面上来回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