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俯身,手指顺着马昕划过的路线连起,五个地名在舆图上形成一道弧形防线,
恰好囊括了江南北的渔盐、粮草与要道。
他猛地拍向案几,烛火被震得摇曳:“好!就取这五处——松江府、平江路、常州路、嘉兴路、湖州路!
十五万兵力,分五路进发,务必在元军察觉前,把这五块肥肉吞下去!”
“王上!”
李善长捧着厚重的账册,从文官首位走出,青色官袍下摆沾了夜露,
他将账册摊在案上,指尖点着泛黄的纸页,
“十五万大军出征,每日需粮草三千石、箭矢五万支,甲胄修补还需五百工匠随行。
如今应天府粮库存粮十二万石,加上镇江缴获的三万石,只够支撑五十日。
若战事迁延,怕是要断粮。”
朱元璋眉头拧起,看向马昕:“粮草是根基,这事你怎么看?”
马昕接过账册,快速扫过几行,抬头道:“有两策可解。
其一,平江路、常州路本就有元军粮仓,可令前锋破城后第一时间控制粮仓,就地取粮;
其二,令扬州路、池州路的官员征调民船,沿长江、太湖运送粮草,跟在大军身后,既保补给,又防元军劫粮。”
李善长点头:“此法可行。
我这就派心腹去扬州、池州传令,再从应天府工匠营调五百人,带上铁匠炉和修补工具,随大军出征。”
这时,忽然传来脚步声,刘伯温披着藏青色披风,手里攥着一张折叠的油纸,油纸里裹着探子绘的《江南北元军布防图》。
他对着朱元璋拱手,将布防图递过去:“主公,元军在五处的兵力已查清
——松江府守军一万,由万户帖木儿不花统领;
平江路两万,守将是江浙行省参政脱因帖木儿;
常州路一万五,由万户完者都的部将李代留守;
嘉兴路一万五,守将为院判杨完;
湖州路三万,由江浙行省平章石抹宜孙坐镇,五处合计九万兵力,且多是临时拼凑的汉军,战斗力远不如镇江的元军主力。”
朱元璋展开布防图,目光扫过上面的红点,嘴角勾起冷笑:“九万人分散在五处,
正好给我们各个击破的机会。
伯温,你看五路兵马该如何安排?”
刘伯温走到舆图前,指尖点向松江府:“松江靠海,守军多是水军,不善陆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令廖永忠为主帅,领两万水军,从长江口出发,沿海南下,直取松江。
廖将军当年破元军的水军,水性冠绝全军,对付帖木儿不花的水军,绰绰有余。”
他转向平江路:“平江路城池坚固,需善打攻坚战的将领。
傅友德为主帅,领两万步兵,从镇江路出发,携带攻城锤和云梯,四日之内赶到平江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