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5月中旬,双方共计出动一万余兵力。
动用飞机大炮,将孙部围困于遵化茅山,彻底“剿灭”。
由于国民政府“配合剿灭抗匪有功”,日方还特地于7月份就“恩赏”了个《何梅协定》。
严令撤销察哈尔、河北、平津等地的国民党党部,撤走一大批国民政府军。
还包办、撤换了这些地区一批国民政府军政要员,确确实实做到“日中友好”,不分你我。
不辞劳苦地替国民政府负担了河北、察哈尔两省大部分主权。
要知道,小鬼子为推行侵占中国的目的。
从1935年起,就全面加强了对华北的侵略步骤。
当年1月22日,鬼子外相广田弘毅在议会发表外交政策演说,鼓吹“日中亲善”、“经济提携”的对华新方针。
2月,蒋介石、汪精卫公开表示赞同和响应,并联名发布严禁排日运动的命令。
5月17日,中日两国同时发表将公使升格为大使的公告。
但小鬼子却不断制造事端,企图通过华北政权特殊化方式,把华北变为第二个“满洲国”。
其第一个步骤就是削弱国民政府对河北、察哈尔、北平、天津的控制。
5月29日,鬼子借口国民政府援助义勇军孙永勤部进入滦东“非武装区”破坏《塘沽协定》。
加上天津日租界,两个汉奸报社社长被暗杀事件。
向国民政府提出华北统治权的无理要求,并调关东军入关进行威胁。
国民政府继续妥协退让。
于6月10日颁布“敦睦邦交令”严禁一切排日反日言论行为。
对于鬼子“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何应钦提交的“觉书”及附带事项。
何应钦复函承诺:“接受日方全部条件”。
其内容包括:
取消河北省和平津两市的国民党党部;撤退驻河北省的所有东北军、中央军和宪兵第三团;撤换河北省主席、平津两市市长;取缔一切排日抗日团体和活动等。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
在此前后,鬼子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借察哈尔张北地区中**队拘留日本特务一事。
指令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向国民政府进行要挟。
并调动军队屯驻察省边界,派飞机到北平上空示威。
察哈尔省代主席秦德纯,奉命与土肥原贤二进行谈判。
于6月27日以双方换文形式达成所谓的《秦土协定》:
中国方面担保日本人今后在察省自由往来无阻;取消察省境内的国民党党部;成立察东非武装区,第二十九军自该地区撤退;察省主席宋哲元撤职等。
如此这般,使得冀察两省主权大部丧失,华北门户大开!
基于这样的“丰硕成果”,小鬼子继而采取第二步骤——策动华北五省(冀、察、绥、晋、鲁)“自治”运动。
以“建立一个在日本领导下,同‘满洲国’有密切关系的特殊区域”。
10月,鬼子内阁会议通过了广田外相的“对华三政策”和“鼓励华北自治案”。
10月23日,鬼子煽动香河、昌平、武清等县汉奸地主武装占领香河县城,组织临时维持会。
11月25日,小鬼子唆使国民政府河北省滦榆区行政督察专员、汉奸殷汝耕。
在通县宣布,冀东22县“脱离中央自治”,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后改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
而此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