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景翊一低头就能看到她眼睑下淡淡的青色,这些日子燕宜又是画图,又是改进技术,经常熬到深夜,有多辛苦他都看在眼里。
他抬手拨了一下她额前碎发,声音里带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心疼怜惜,“这下总算能好好休息一阵子了。”
燕宜却丝毫不觉,摇了摇头,“现在书里的配图还是太少了,我和弟妹商量过,以后可以再出一套绘本,用插画来讲故事,这样就能让识字不多的人也能看懂这个故事,对琅嬛馆又是一笔进项。”
裴景翊没忍住:“弟妹这又是出的什么馊……”
燕宜抬头:“嗯?”
他秒改口:“搜肠刮肚也想不出来的好主意。”
作者有话说:【被扛回侯府的月崽突然连打好几个喷嚏:谁在偷偷骂我?】
这里简单说一下背景设定哈,就我们是架空嘛,但是月崽决定要写书的时候,“女频市场”还是一片蓝海,所以虾头公子能爆火,因为他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不是他写的啊啊啊打爆!)但是从整体大环境来说,女性创作者还是被压制的,真实历史上肯定也是女作者远远少于男作者,或者有一些看起来像是女性写的故事,但署名为男,一般也都是假托,或者不太想让自己的真实身份暴露之类的。但女作者出话本出诗集文集的肯定也有许多人,只是说这个总体数目上对比来看还是少数,少数,少数,这是我们故事的大前提哈~(就像古代也有终身不婚的女子,但你要跟大环境比肯定还是少数,我们不能拿个体去代表整体)
所以表妹一开始是没有打算亲自下场宣传的,也用了笔名,但是虾头公子缺德啊,非要造人家黄谣,表妹只能亲自站出来,然后就发现其实外面的环境好像也没那么可怕?这也算是给后面的姐妹们开了个好头,用昨天评论区看到的一条留言就是,我们要争取掀桌上桌[加油]
还有肖姐姐的情况也是有她自身的困境,先不剧透了,后面我会尽量解释的让大家能理解她[让我康康][让我康康]
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宝子我可以推荐两本书[撒花]乔安娜·拉斯的《如何抑止女性写作》和这两年很有名的伍尔夫《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还有我的人生电影《小妇人》啊啊啊真的好看[爆哭]
第86章
《玉堂钗》发售第一天,虽然中途出了点不愉快的小插曲,但总的来说已经大大超出沈令月的预期。
搬到现场的五百本书被一扫而空,到最后还有来晚了的读者,捧着银子都买不到,拉着沈令月临时借调来的掌柜不撒手,直到对方承诺,明日一定有新书上架,这才罢休。
至于潇湘公子买通无赖闲汉编造的那些谣言,在董兰猗站出来承认身份的那一刻起便不攻自破。
一是各家小姐夫人们不想也不愿让她们心中的白月光探花郎和任何女子扯上关系,不屑传播这种低俗流言;
二是看在董兰猗身后的昌宁侯府份上,谁吃饱了撑的非要和裴家过不去?
沈令月也从这次活动中尝到了甜头,丰乐楼的地段和客流量比起国子监后巷那间小小的琅嬛馆,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她让裴景淮想办法找关系,软磨硬泡包下丰乐楼沿街的一间包厢,在对着大街的那扇窗户旁边挂起了“琅嬛馆分柜”的招牌,沿着窗台摆开一排新书,十分显眼。
换作后世,这里就相当于北京skp,上海国金,南京德基——
能在这里支个柜台替董兰猗卖书,想不火都难!
大概是表妹命里带红,新书发售没几天,那个最先排演《玉堂钗》新戏的戏班子,竟然被内监宣召,奉高贵妃之命,在后宫连唱了三天。
这个来自江陵府的名不见经传的小戏班,一下子成为京城中第一个进宫献唱的民间戏班,瞬间名声大噪,火遍全城。
就连先前许多不爱看书,对《玉堂钗》不甚了解的权贵官宦之家,得知这出戏居然得了宫里贵妃娘娘的青睐,也不由来了兴趣,纷纷派出自家管事,去找班主订堂会。
《玉堂钗》新戏爆火,连带着董兰猗的新书也一本难求,每天柜台一上架就秒空,连舒父子带着一群熟练匠人没日没夜地印书,也赶不上卖书的速度,短短数日人都快熬干了。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沈令月只好让丰乐楼的分柜挂出告示,《玉堂钗》每日限购二十本,售完即止。总算能给连家父子喘口气的时间。
另一边,戏班班主收定金收到手软,未来三个月的堂会都被排满了,除了五月初九这一天。
因为这天是裴家太夫人的寿辰。
班主心知他们这个来自南边小地方的戏班能在京城一炮而红,全靠侯府二公子送来的新戏本。因此无论其他人家开出的价格再高,他也不敢忘本,这一天是务必要到侯府唱堂会的。
……
太夫人的寿辰是侯府上下近期的头等大事,沈令月和燕宜带着董兰猗卖书的时候,孟婉茵也和祁妈妈将寿宴相关事宜提前安排得妥妥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