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中药药材小故事 > 第363章 百草堂之阿月浑子(第2页)

第363章 百草堂之阿月浑子(第2页)

孙玉国穿着件绸缎短褂,此刻却沾满了草屑,脸上还沾着块泥土,显然是偷偷跟来的。刘二跟在他身后,手里拿着个麻袋,眼神贼溜溜地盯着地上的树皮。“哟,王掌柜,你们在这儿采‘宝贝’呢?”孙玉国皮笑肉不笑地说,“我听说这树皮能治腰冷,也想来采点,给村民们治病。”

王宁皱起眉头,把手里的弯刀护在身后:“孙玉国,这树苗是婉儿辛苦种下的,采树皮得讲规矩,不能伤树。你要是想用药,就正经进货,别在这儿打歪主意。”孙玉国脸色变了变,又很快恢复了笑容:“王掌柜这话就见外了,都是为了村民,分什么你的我的。”他一边说,一边给刘二使了个眼色。

刘二立刻会意,趁着大家不注意,偷偷绕到一棵树苗后面,伸手就去掰树皮。“住手!”林婉儿大喊一声,冲过去拦住他,“你这么掰会把树弄死的!阿月浑子根系怕伤,树皮全剥了,树就活不成了!”刘二被林婉儿吓了一跳,手一松,掰下来的树皮掉在地上,还沾了不少泥土。

孙玉国见状,脸色沉了下来:“林姑娘,别给脸不要脸!这后山又不是你家的,我想采就采!”他说着,就要上前推林婉儿。王宁赶紧拦住他,眼神里满是怒气:“孙玉国,你要是再胡来,我就报官!你卖假药害李婶的事还没算完,你想再添一条破坏药材的罪名?”

孙玉国被王宁的话噎住了,他知道王宁说到做到,要是真报官,自己肯定没好果子吃。他狠狠瞪了刘二一眼,又看了看地上的树皮,不甘心地说:“行,王掌柜,算你狠!咱们走着瞧!”说完,就带着刘二灰溜溜地走了,临走前还不忘踢了一脚路边的石头,嘴里骂骂咧咧的。

看着孙玉国走远,大家才松了口气。王雪捡起地上沾了泥土的树皮,心疼地说:“这树皮都脏了,没法用了。”张阳拿出帕子,小心地擦了擦树皮上的泥土,然后叹了口气:“可惜了,这树皮的药效肯定受影响了。”

王宁拍了拍张阳的肩膀,又看了看地上的树苗:“没事,至少没伤着树。咱们赶紧把采好的树皮收起来,早点回药铺炮制,还有不少村民等着用药呢。”林婉儿点点头,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树苗的树皮,确认没再受损伤,才跟着大家一起收拾东西。晨雾渐渐散去,阳光洒在阳坡上,照得阿月浑子树苗的枝叶闪闪发亮,可王宁的心里却依旧沉甸甸的——孙玉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

回到百草堂时,日头已升到半空,药铺门口早已围了七八个村民,都是来治腰冷腹泻的。王雪刚把装树皮的油纸包放在柜台上,就有个老汉拄着拐杖走上前:“王掌柜,您可算回来了,我这腰啊,昨天贴了孙玉国的‘膏药’,不仅没好,反而更疼了。”

王宁赶紧扶老汉坐下,伸手按了按他的腰腹:“您这是贴了热性过强的药,把寒气逼在里头了。”他转头对张阳说:“取刚采的阿月浑子树皮,一钱,加艾叶、花椒各五分,煮水熏洗腰部,能散寒气。”张阳应声去了药柜,手指在抽屉间灵活穿梭,很快就配好了药。

王雪则帮着招呼其他村民,把林婉儿教的“护腰小窍门”挨个说给大家听:“夜里睡觉别露腰,用个布带裹着;早上喝碗姜粥,暖着脾胃,比吃药还管用。”村民们听得连连点头,原本焦躁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伴随着清脆的铜铃声——是钱多多的货运队!王宁眼睛一亮,快步迎了出去。只见钱多多骑着匹枣红马,穿着件锦缎马褂,腰间挂着个算盘,脸上堆着笑:“王掌柜,让你久等了!这山路被暴雨冲垮了一段,耽误了两天,别见怪啊。”

马车上装着几个大木箱,钱多多让人打开其中一个,里面装满了饱满的阿月浑子果实,黄绿色的果皮泛着光泽,凑近闻能闻到淡淡的坚果香。“你看这果子,都是从海拔1000米的阳坡摘的,光照足,没积水,药效绝对顶好!”钱多多拿起一颗果实,递给王宁,“我特意挑的熟果,你用手一捏就能开,里面的果仁饱满着呢。”

王宁接过果实,轻轻一捏,果壳裂开,露出淡绿色的果仁。他放在鼻尖闻了闻,果香中带着药香,满意地点点头:“钱老板的货,我信得过。”正说着,突然听见街尾传来一阵喧闹声,有人大喊:“不好了!孙玉国的药铺里有人晕倒了!”

王宁心里一紧,赶紧跟着人群往济世堂跑。只见济世堂门口围满了人,孙玉国正慌慌张张地想把一个晕倒的村民往屋里拖。那村民脸色发青,嘴角还挂着白沫,正是早上来百草堂咨询过的赵大哥。“孙玉国,你给赵大哥吃了什么?”王宁冲上前,一把拽住他的胳膊。

孙玉国眼神躲闪,支支吾吾地说:“没……没什么,就是普通的治腹泻的药。”这时,张阳从人群里挤进来,手里拿着个纸包:“师父,我刚才在济世堂门口捡到的,里面的药渣有问题。”王宁接过纸包,打开一看,里面的药渣颜色发黑,还带着股霉味。他捏起一点放在鼻尖闻了闻,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这是用霉变的杏仁冒充阿月浑子!你用发霉的药材治病,是想害死人吗?”

周围的村民一听,顿时炸开了锅。“难怪我吃了他的药,拉肚子更严重了!”“我娘贴了他的膏药,皮肤都烂了!”孙玉国见事情败露,想趁机溜走,却被村民们拦住了。“你不能走!把我们的药钱还回来!”“还我娘的健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情绪越来越激动。

就在这时,林婉儿带着李婶走了过来。李婶已经好了大半,脸色红润了不少,她指着孙玉国,气愤地说:“大家别被他骗了!我前几天吃了他的药,差点丢了命,是王掌柜用阿月浑子树皮救了我!”她说着,从怀里掏出孙玉国给她的药包,“你们看,这里面的药渣,跟王掌柜手里的一模一样!”

孙玉国见众人都指着他,吓得腿都软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我错了,我不该用假药骗大家,我也是没办法啊……”他话还没说完,就被赶来的官差带走了。原来,林婉儿早就料到孙玉国会再害人,昨天就托人去镇上报了官。

看着孙玉国被带走,村民们都松了口气。钱多多走上前,拍了拍王宁的肩膀:“王掌柜,还是你正直,这阿月浑子的货,我按原价给你,就当是为村民们出份力。”王宁笑着点头:“多谢钱老板。”他转头对张阳说:“赶紧把阿月浑子果实搬回药铺,给村民们配药,今天之内,一定要让大家都吃上药。”

张阳应声而去,王雪和林婉儿则帮着维持秩序,让村民们排队领药。阳光洒在百草堂的木招牌上,“百草堂”三个字显得格外明亮。王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这场因秋寒引发的危机,总算暂时解决了。可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比如如何让后山的阿月浑子树苗长得更好,如何让更多的村民了解中医药的魅力。

三日后的清晨,黄土坡上飘着淡淡的药香。百草堂里,王宁正带着张阳给村民们配药,案台上摆着刚炮制好的阿月浑子果实,黄绿色的果壳裂开小口,露出饱满的淡绿色果仁,凑近闻,满是清醇的坚果香混着药香。

“赵大哥,你这是最后一副药了,记得早晚各服一次,用温水送服,别吃生冷的东西。”王宁把药包递给村民赵大哥,又叮嘱道,“阿月浑子果实性温,你这肾虚腰冷的毛病,服完这副就能根治了。”赵大哥接过药包,激动地连连道谢:“多亏了王掌柜,不然我这腰还得疼下去!”

这时,李婶提着一篮红薯走进药铺,红薯还冒着热气,香气扑鼻。“王掌柜,张药师,快尝尝我刚蒸的红薯,谢谢你们救了我。”她把红薯放在案台上,又看向里间正在整理药材的王雪和林婉儿,“雪丫头,婉儿姑娘,你们也来吃。”

王雪笑着走过来,拿起一个红薯:“李婶,您太客气了。对了,后山的阿月浑子树苗,我们昨天又去看了,之前被孙玉国掰伤的地方,已经开始长新皮了。”林婉儿也补充道:“我还在树苗周围种了些耐旱的苜蓿,既能保持土壤水分,又不会让土壤积水,正好符合阿月浑子怕涝的习性。”

王宁听着,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想起昨天钱多多来药铺时说的话,钱多多不仅按原价给了阿月浑子,还送了些阿月浑子的新种子,说:“王掌柜,你这百草堂是真为村民做事,这些种子你拿去种,等将来结果了,就不用再等我的货运队了。”

“对了,师父,”张阳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那个记满药材笔记的小本子,翻开其中一页,“您之前让我整理的阿月浑子特性,我都记下来了,还加了您说的炮制方法,比如用酒炙树皮能增强温肾药效,用盐炒果实能让润肠效果更好。”王宁接过本子,仔细看了看,字迹工整,条理清晰,满意地点点头:“好,以后这本子就是你的‘药经’,要常翻常记,别丢了。”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热闹的脚步声,只见几个村民扛着锄头,提着水桶,走进药铺。“王掌柜,我们听说您要在后山种阿月浑子树苗,特意来帮忙!”为首的村民笑着说,“之前孙玉国害大家受苦,现在您为我们治病,还想着种药材,我们也想出份力。”

王宁心里一暖,他没想到村民们会主动来帮忙。“好,那咱们现在就去后山。”他拿起挂在墙上的小锄,又叮嘱张阳,“你留在药铺,要是有村民来取药,就按我配好的方子给,别出岔子。”张阳点点头:“师父您放心,我记住了。”

王雪和林婉儿也跟着一起去后山,王雪背着装满种子的布包,林婉儿则拿着之前画好的种植图——图上标注着哪里种树苗,哪里留空隙,确保每棵树苗都能晒到充足的阳光,符合阿月浑子喜阳的生长习性。

到了后山阳坡,村民们立刻忙活起来。有的挖坑,有的松土,有的浇水,王宁则负责教大家如何播种:“坑要挖半尺深,种子埋进去后,覆盖一层薄土,不能太厚,不然芽长不出来。还有,每棵树苗之间要隔三尺远,这样根系才能长得开,不会因为拥挤而积水。”

林婉儿在一旁帮着指导,时不时纠正村民的动作:“这位大哥,你这坑挖得太浅了,阿月浑子的根系要扎得深才能耐旱,再挖深一点。”王雪则拿着水壶,给刚种下的种子浇水,动作轻柔,像是怕惊扰了沉睡的种子。

太阳升到头顶时,种下的阿月浑子种子已经排满了半片山坡。王宁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希望。他想起师父当年教他识药时说的话:“药材是医者的良心,既要懂它的药性,也要懂它的习性,这样才能用它治病,也能让它长久生长。”

这时,张阳提着个食盒走了过来,里面装着张娜熬的姜枣茶和馒头。“师父,大家歇会儿,吃点东西。”他把食盒递给王宁,又看向村民们,“张婶让我给大家带了姜枣茶,暖身子。”

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喝着姜枣茶,吃着馒头,聊着天。“王掌柜,等这些阿月浑子结果了,咱们黄土坡就有自己的药材了,再也不用等外面的货运队了。”“是啊,到时候咱们不仅能自己治病,还能把多余的药材卖给外面,让更多人知道咱们黄土坡的阿月浑子。”

王宁听着村民们的话,看着远处随风摆动的阿月浑子树苗,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些树苗不仅是药材,更是希望,是中医药文化在黄土坡上扎根生长的希望。

夕阳西下时,大家才下山。走在回家的路上,王雪突然说:“哥,你看,天上的云彩像不像阿月浑子的果实?”林婉儿抬头一看,果然,天边的云彩呈黄绿色,形状圆圆的,真像一颗颗饱满的阿月浑子果实。

王宁笑着点点头,他仿佛已经看到,几年后,这片阳坡上长满了阿月浑子树,果实挂满枝头,药香飘满整个黄土坡。而百草堂的木招牌下,张阳已经能独当一面,王雪和林婉儿则继续在后山采药、护苗,传承着中医药的智慧,也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健康与希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