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中药药材小故事 > 第362章 百草堂之大皂荚(第2页)

第362章 百草堂之大皂荚(第2页)

看着马车远去的背影,林婉儿皱起眉头:“这个人神色不对,刚才说麦门冬配大皂荚的时候,眼神躲躲闪闪的。”

王宁也觉得有些奇怪,但看着布包里的麦门冬,确实品相完好,便没再多想:“或许是他真记错了。张阳,你把麦门冬分类装起来,存到东厢房的药柜里,注意和其他药材分开。”

接下来的几日,王宁带着村民采了不少大皂荚,张阳和王雪忙着炮制——先把皂荚去籽,切成小段,再用盐水浸泡半日,最后放在竹匾里晒干。院子里晒满了皂荚段,风一吹,满是辛香。

这天午后,村里的李老汉拄着拐杖来到百草堂。他脸色苍白,咳嗽不止,还不时捂着胸口,像是喘不过气。王雪上前搀扶,刚要喊王宁,却见王宁被邻村的人请去出诊了,临走前交代过,若有轻症患者,可由她先辨证,再按方子抓药。

“雪姑娘,我这老毛病又犯了,痰多,喘得厉害。”李老汉坐在诊桌前,声音虚弱。王雪想起哥哥说的,痰喘可用大皂荚,又看李老汉精神尚可,不像是体虚之人,便拿出纸笔,写下药方:大皂荚粉三钱,温水送服。

写好药方,她转身去药柜取药,看到东厢房的麦门冬,突然想起钱多多说的“麦门冬配大皂荚效果好”。她犹豫了一下——哥哥说过两者不宜同用,但钱多多是药材商人,见多识广,会不会真有特殊用法?而且李老汉咳嗽带喘,麦门冬能润肺,或许能缓解不适。

鬼使神差地,王雪取了一钱麦门冬,又取了三钱大皂荚粉,一起放在纸包里,递给李老汉:“李伯,你把这药带回家,麦门冬先煎半个时辰,再把皂荚粉撒进去搅匀,温服就好。”

李老汉接过药包,连连道谢,慢慢走回了家。王雪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些不安,却又安慰自己:只是少量,应该没事。

傍晚时分,王宁出诊回来,刚走进院子,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李老汉的儿子跌跌撞撞地跑进来,脸色煞白:“王大夫!不好了!我爹服药后吐得厉害,还说肚子疼,现在连路都走不了了!”

王宁心里一沉,快步跟着他往李家跑。进屋就看到李老汉躺在床上,脸色蜡黄,嘴角还沾着呕吐物,气息微弱。他立刻诊脉,发现脉象细弱,舌苔白腻,是药物中毒的症状。

“你爹服了什么药?”王宁急声问道。

“就是雪姑娘开的药,麦门冬和皂荚粉一起煎的。”李老汉的儿子递过剩下的药包。

王宁拿起药包,打开一看,麦门冬里竟混着几颗发黑的颗粒,闻着还有股霉味。他瞬间明白过来——钱多多送来的麦门冬里掺了劣质药材,而王雪又误将两者同用,犯了大皂荚的用药禁忌!

“张娜,快回家取甘草和绿豆,煮水送来!”王宁对着跟来的妻子喊道,又转身对李老汉的儿子说,“别慌,甘草和绿豆能解毒,很快就好。”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刘二的声音,他带着几个人,在门口大声嚷嚷:“大家快来看啊!百草堂用假药害人了!李老汉都快不行了,这就是王宁的医术!”

村民们听到动静,纷纷围了过来,看着屋里的李老汉,议论纷纷。王雪站在一旁,脸色惨白,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知道,是自己的失误闯了祸。

林婉儿立刻挡在门口,对着刘二怒喝:“你少在这里造谣!事情还没查清楚,别在这里煽动村民!”

“查什么查?人都躺那儿了,还不是假药害的?”刘二得意地笑着,“我早就说了,百草堂的药不可信,你们偏不信!”

王宁深吸一口气,走到门口,手里拿着那包掺了劣药的麦门冬:“大家看清楚,这麦门冬是钱多多送来的,里面掺了劣质药材,而且大皂荚不宜与麦门冬同用,是我妹妹一时疏忽,犯了用药禁忌。但我保证,李老汉的病,我一定能治好!”

村民们看着王宁坚定的眼神,又想起前几日他用大皂荚救了人,议论声渐渐小了。这时,张娜端着煮好的甘草绿豆水跑过来,王宁立刻接过,小心地给李老汉喂服。

半个时辰后,李老汉的呕吐渐渐止住,脸色也好看了些。他虚弱地开口:“王大夫,不怪你……是我自己身子弱……”

王宁松了口气,转头看向刘二:“现在你还有什么话说?”

刘二脸色难看,却还想狡辩:“谁知道你是不是用了别的手段……”

“够了!”林婉儿上前一步,眼神冰冷,“你三番五次来百草堂闹事,真当我们好欺负?再不走,我就把你之前设卡拦路、散布谣言的事,报给县里的官差!”

刘二看着林婉儿手里的短刀,又看了看围过来的村民,知道再待下去讨不到好,只能狠狠瞪了王宁一眼,带着手下灰溜溜地走了。

人群散去后,王雪走到王宁面前,低着头,声音带着哭腔:“哥,对不起,是我记错了禁忌,还信了钱多多的话……”

王宁摸了摸她的头,语气温和却坚定:“别哭,知错能改就好。但你要记住,用药如用兵,一步错,可能就会害了人。以后不管是谁说的方子,都要先查典籍,确认药性,绝不能再犯这样的错。”

张阳这时从旁边走来,手里拿着那包麦门冬:“王大夫,这钱多多肯定是故意的,说不定和孙玉国串通好了!”

王宁看着手里的劣药,眼神变得凝重:“嗯,这事没这么简单。我们得尽快找到证据,不能让他们再用这种手段害人。”

李老汉的病情稳定后,百草堂的灯亮到了深夜。王宁坐在诊桌前,面前摊着那包掺了劣药的麦门冬,指尖捻着一颗发黑的颗粒,眉头拧成了疙瘩。张娜端来一杯热茶,轻声道:“钱多多向来精明,这次敢掺劣药,背后肯定有依仗。”

“依仗就是孙玉国。”林婉儿从门外走进来,身上还带着夜露的寒气,“我刚才去村口的客栈看过,钱多多的马车还在,孙玉国的手下刘二也在那里,两人关着门说话,我在窗外听见‘麦门冬’‘皂荚’‘栽赃’几个词。”

王雪坐在一旁,手里攥着那本药材小册子,眼眶还是红的:“都怪我,要是我当初记牢禁忌,就不会让李伯受苦,也不会给他们可乘之机。”

王宁抬眼看向妹妹,语气缓和了些:“这事不全怪你,钱多多故意误导,孙玉国暗中使坏,他们早就算计好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证据,让村民们看清他们的真面目。”他顿了顿,看向张阳,“张阳,你明天去镇上的药材行问问,看看最近有没有人大量收购劣质麦门冬,尤其是和孙玉国、钱多多有关的。”

张阳点头应下,又拿起那包麦门冬仔细看了看:“这劣质麦门冬上有股霉味,应该是存放不当受潮了,而且颗粒大小不均,和正品差得远。钱多多把它混在正品里,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

第二天一早,张阳就背着药篓去了镇上。王宁则留在百草堂,给李老汉复诊。李老汉的精神好了不少,坐在竹椅上,拉着王宁的手说:“王大夫,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啥人好啥人坏还是分得清的。孙玉国和钱多多那伙人,就是想把咱岭上的皂荚抢过去卖钱,你可不能饶了他们!”

王宁安抚好李老汉,刚送他出门,就见钱多多从村口方向走来,脸上堆着假笑:“王大夫,听说李老汉没事了?我这心里也踏实了。对了,上次那批麦门冬,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我回去查了查,好像确实混了点次货,这就来给您赔罪。”

王宁看着他惺惺作态的样子,心里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钱老板倒是消息灵通。只是不知道,这‘次货’是不小心混进去的,还是故意放进去的?”

钱多多的笑容僵了一下,连忙摆着手:“当然是不小心!我钱多多做生意讲诚信,怎么会故意掺劣药?这次我带来了新的麦门冬,都是正品,您看……”他说着就要打开手里的布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