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笑着接过来:“二爷在礼部做事。自然是博览群书,我不过是闲来无事翻看而已。”顿了顿又说道,“只怕也看不了多少。”
她已不在是闺阁中的小姐,往后要管着房里的事,哪里还有那么多的时间。
宁致远像是猜到了她的心思,说道:“房里的事你问绿云就可以了,回头我会吩咐她的。”
这是要帮她树立威信吗?书香微微笑了起来,他这样睿智细心,往后相处起来也会容易得多。
书香应了:“那就有劳二爷了。”
宁致远拿着一本书翻看着,眼角却看着书香。她就这样落落大方的应承了下来。难道都不在意他房里的那两个大丫环吗?他想起香竹早晨那副不自在的模样。
香竹的心思他并不是不知道,虽然收几个通房丫环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他大哥是那样一个名声在外头,他在这些行为上就格外的检点起来。这是一个原因。另外。他从小读书用功,心气自然也高了不少,便立意要寻个贤良淑德,才貌双全的女子,因此身边服侍的丫环他便不肯轻易看得上。绿云和香竹是从小服侍他的,绿云稳重老实,香竹活泼可爱,他便更倚重绿云些,尽管二太太也曾经露出过将绿云或香竹开了脸的意思,他却都婉言拒绝了。
身旁的书香看书看得十分认真,似乎沉浸在书里的意境中。
外头传来小丫环的声音:“二爷,二奶奶,安清县主来了,说给二爷和二奶奶道喜呢!老夫人请二爷和二奶奶去上房。”
书香放下书,露出欢喜的神情:“是县主来了?我好久没见过她了。”
宁致远看着书香高兴的样子,将书放回书架上,笑道:“你和安清县主关系很是要好吗?”
书香略带羞涩地笑:“曾经见过几次面。”
宁致远却也并不深究,拾步向外走去:“走吧。”
*
老夫人和宁夫人笑着和安清县主说话:“……这样热的天,还劳烦县主大驾。”
安清县主穿着桃红彩绣牡丹纹春衫,说道:“我和二奶奶在闺中就是好友,亲自来道贺也是应该的。”
宁夫人脸上带笑,心里却是不以为然。沈书香不过是个庶出,门第又不高,怎么会有安清县主这样的好友。安清县主也曾经给宁若霞下过帖子的,怎么没听宁若霞说过安清县主和沈书香走得亲密。
想到这里,宁夫人吩咐丫环道:“去把二小姐和三小姐叫过来,给县主请安。”
安清县主笑道:“夫人不必客气。”
宁夫人微微一怔,安清县主这样说,那就是说这次来只是为了沈书香。那个沈书香什么地方好,竟然得了安清县主的喜欢。
老夫人听了这话也是有些诧异,听到安清县主忽然来访就已经很出人意料了。宁家虽然是公侯世家,和定国公府却也没有那么交好,能达到让安清县主亲自来贺喜的地步。难道安清县主这次来真的只是为了沈书香?若是这样,这个二孙媳妇倒真得让老夫人刮目相看了。
能让安清县主如此重视的人,自然不会是等闲之辈。
正说着话,书香已经到了,身后还跟着宁若霞和宁若莲。三人进房便给安清县主行礼,安清县主说道:“快起来,咱们从前也常在一起说话的,不必拘礼。”
老夫人和宁夫人不动声色地看着书香。
书香说道:“好一阵子没见到县主了,县主还好吧?”
安清县主笑道:“你还说呢,这些日子你不出门,我连诗社都懒得开了。回头可要认真罚你。”
老夫人和宁夫人暗暗交换了一个眼色。看来安清县主和书香确实十分熟悉,说话都这样亲近。
书香和安清县主说着家常话。宁若霞和宁若莲立在书香身旁只是微笑,宁夫人也觉得有些插不进嘴去,坐了一会儿便笑道:“这样坐着说话也没意思,后院的牡丹花开得好,不如请县主移步去那边赏花。”
老夫人看了宁夫人一眼,虽然宁夫人一向是被奉承惯了的,但客人毕竟是安清县主。安清县主此次前来是给了二房面子,宁夫人就这样说出来,明摆着是不愿在一旁陪坐。若说是赏花,定国公府什么花没有,还巴巴地跑到靖远侯府来赏花。
安清县主却笑道:“也好。”说着站起身来,老夫人忙命丫环婆子跟着陪侍。
宁若霞大概也是觉得宁夫人说话太过直白,出了房便笑道:“母亲大概是怕咱们在一块儿说话,她们在跟前不方便。”
书香垂下眼帘不说话,宁若霞虽然是想替宁夫人遮掩,只是也太过欲盖弥彰了。
安清县主微笑道:“宁夫人是个细心的。”
这话说得颇有深意,书香和宁若霞也不好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