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卓知远游走在小须弥镜当中。将脑中的一切尽皆抛开,使得自己进入一种混沌的虚无状态之中。
没有人知道究竟过去了多长时间,卓知远更加不会知道,原本静思对于修禅之人便是一项必要的功课,只是卓知远的修炼过程中,还很少有这样的时间可以让他如此安静的思考。
当卓知远站起身来的时候,虽然他依旧没能领悟要如何才能突破小须弥镜,但是却着实的感觉到,自己的心境上升了很大的一截。至少,将小无相镜和小乾坤镜当中所领悟的义以及耻都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层。
感觉到自己的修持似乎又有进步,只是这种进步并非轻易可以看得出来的,也绝非实力的增长。而是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仿佛是一种对于天道的领悟,对于生命的领悟。万物苍生,本源都是一致的,不过都是最为单纯的力量所构建出各种复杂的表象而已。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领悟,是因为卓知远发现,无论是修炼之后得到的真气,还是原本的天地灵气以及芥子元力,都可以化为相同的力量,而他在小无相镜和小乾坤镜当中领悟的义耻二力。最初的时候截然不同,可是在他的体内,却只是成为他增长绝对力量的一种手段。
若说这九大镜界是提升心境自然正确无比,可是心境的提高最终又是为了什么呢?还是为了提高绝对力量。所以说,这九大镜界也不过就是力量提升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罢了。始终都是将天地之间可以利用的力量,都吸收归纳到人体当中,从而淬炼肉身,领悟的力量本源越多,那么肉身就越发的坚不可摧,最终在九大镜界尽皆圆满之时,修成仙体金身,从而达到飞升之能。
而世间的万物也是一样,山移海动,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然,却也可以在没有任何推动力的时候,自行运转。卓知远在这里静思的时间实在太长了,以至于他重新睁开双眼,眼前的景物已经产生了一些变化。那些山岳海河的位置已经悄然的发生了变化,再不是最初的那个世界。
这也就是说,拥有生命的世界,和没有生命存在的世界,其实还是一样的,只是力量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又或者说,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这个世界绝对不会一成不变,那么世界就会逐渐的改变。
就这么想着,卓知远的脑后悄然升腾起了无我相、无人相以及无众生相的三道佛光。这三道佛光的出现,根本不是卓知远催发而成的,而是自行便逐渐的显现出来。
卓知远的脑中有一种豁然贯通的感觉。所谓无相,便是有相,所谓有相,又是无相。根本没有所谓的相,所有的相都只是人心所指。没有了人心,自然也没有了相,可是当一切虚无了之后,这个世界依旧会自行在力量的运转之下悄然改变,也便是还有相。
相是无所不在的,却又哪儿都不存在,没有所谓的永生,也没有所谓的极乐。而相对于人类的生命,千年是永生,万年更是永生,那么十万年呢?一百万年呢?而相对于人世间的疾苦,表面上安详宁和的仙界,当然便是极致的乐。但是除却了喜怒哀乐这些人类基本的情绪之后,又如何感知乐的存在?没有乐,也便没有极乐,反倒是人间熙熙攘攘,大家为名忙为利走,拥有属于自身的小幸福,这便是最大的乐了。更是极乐……
所谓相和无相,其实,不过只是相对而言的而已。
卓知远念及此处,不由得呆了,而他的脑后,第四道佛光悄然冲起,又呈现了一道完整的光环。
连同之前的三道光环,这四道佛光逐渐的融为一体——无寿者相!
卓知远终于领悟了无寿者相,这依旧是在不知不觉当中达成的,卓知远永远都不会想到,而世间万人也不会想到。所谓无寿者相,却是要深深的陷入相中。前三相是要逐渐遗忘一些什么,将所有凡尘琐事都抛诸脑后,渐渐便不分敌我,没有我他之分,大家都只是这大千世界当中的一股力量。可是无寿者相,却是要求修禅之人回到万千相法之中,唯有深入万种相,才能真正体会到何谓永生,何谓极乐,这才能够体会到什么叫做无寿者相!
无寿者相一成,卓知远便自缓缓站起身来,眼前的世界在他眼中,也不过只是一些原始的力量在蠢蠢欲动罢了。
“一切不过都是力量的不同表现形式,那么,空间和时间也都只是虚妄的存在。没有时间,便是永生,没有空间,自然极乐。小须弥镜,哈哈,小须弥镜……大千世界,和一粒芥子又有何区别?谁说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当中?谁又能跳出大千世界?或许,这所谓的大千世界,也不过是更大的世界当中的一粒芥子而已。就仿佛小千世界对于中千世界而言,不过芥子一般,而中千世界对于大千世界而言,又不过芥子一般。但是谁又知道,大千世界之外,就没有更大的世界呢?大千之上有无小万?小万之上有无中万?中万之上有无大万?大万之上呢?”卓知远喃喃低语,忽而放声大笑起来:“我明白了,这小千世界本就是芥子而已,我进得这小千世界,便不知有中千世界乃至于大千世界,若想要突破此镜,也只需将芥子还为芥子而已!”
口中言及,心念便至,一股极为庞大的信念从卓知远的心中喷涌而出。他相信。他有将小千世界化为芥子之力,心中无限的信念直冲斗霄……
“信之力么?却原来,并非礼义廉耻,而是仁义礼智信忠孝耻勇这九德么?”一时间,卓知远浑身上下仿佛充满了磅礴的气势,眼前的小须弥镜在急剧的缩小,不断的缩小,眨眼之间卓知远便宛如顶天立地的巨人一般,被小须弥镜紧紧的包裹其中。
“我出去了!”卓知远大笑三声,回到了现实世界当中,眼前七宝妙树流光溢彩,而他的手中却多了一个小小的光点,几乎肉眼所不能见,可是卓知远却真实的感觉到这小光点的存在。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世界,在所有的事物当中,无不蕴含世界。休管他是大千、中千抑或小千,不过世界而已!”卓知远口中说道,手中的那个光点仿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转眼之间,七宝妙树乃至于守护在阵法之外的剑仆,也都被收入了卓知远手中的那个小小光点之中。
这一粒芥子,便是一个世界,既是世界,便能载物!
原来这小须弥镜,领悟的是信之力,产生强大的信念,也让卓知远明白了世界的本源!
弑禅 第359回 天之道(上)
将剑仆从芥子须弥当中释放出来的时候。剑仆傻愣愣的看着卓知远,满脸的不解,似乎完全想不明白,为何卓知远可以将他收入那个小千世界当中。
“主上,刚才你是把我收入一个小千世界当中了?”
卓知远点了点头:“说是小千世界也可,说中千也得,抑或本是大千世界。”
剑仆更加迷糊了,更是不明白卓知远是个什么意思。什么叫既是小千世界又是中千世界又是大千世界?三千世界,小千世界是绝对不可能容纳活物的,充其量能够将魂魄、妖灵或者禅念存纳其中,当初将剑仆收入天罡琉璃剑的那个神仙,也不过只能收入剑仆的一缕禅念,而现在,剑仆却已经重新拥有了肉身,按说这小千世界当中,是绝对无法容纳他的。
“三千世界本是一体,无非神通所限,有大神通者,小千世界也即为中千世界,乃至拥有更大神通,可活物。可创造生灵,便成大千世界。所谓三千的划分,也不过只是神通的不同级别而已。”卓知远知道剑仆被迷了心窍,若是不让其悟透,恐怕对他的修持有损,这才出言点拨。
剑仆还是有些不解的模样,口中讷讷言道:“空间自成,能纳死物,乃成小千世界,能纳活物,便可成中千,可使死物复活,便成大千世界。这又是什么道理?我好像有些明白了。”
卓知远淡淡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