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的!——不过,就是我们早上上班的时间都很紧张。”江春生有的遗憾的说道。
“还好吧。哪怕我们就是见见面,说一句想说的话也好啊?!春哥你说是吧。”朱文沁不以为然。“我们可以约定在城北路和内环北路的路口碰面,正好我每天都是从这个路口转弯往城南路,又差不多在我们两人家的中间。春哥,你说好不好?我们要不要明天早上试试?”
江春生觉得朱文沁说的很对,当即高兴的响应。
于永斌从楼下回来,见江春生还在通话,便悄声坐下,若无其事的在一旁翻阅文件。忽然,于永斌想起什么,凑近江春生低声道:“老弟,我有事想跟弟妹说。”
江春生点点头,对电话那端说:“文沁,于总想跟你聊两句。”
于永斌接过电话,热情地打招呼:“弟妹你好,我是于永斌啊!上次说的基本户转户的事,我想转到你们网点的事,你在跟我说一下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我准备一会就去申请。”
于永斌一边听一边从抽屉里取出笔记本记录:“营业执照正副本、开户许可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材料……好的好的,这些材料我都是现成的。还需要公章和财务章是吧?谢谢弟妹。”
挂断电话后,于永斌一边开始整理材料一边对江春生说:“老弟,一会我们出去转转,陪我去趟城北工行,办理转户申请。等我们回来,孙琪也差不多回来了。”
江春生想到昨天去松江拍摄的现场照片需要尽快冲洗,便爽快答应。
于永斌的银灰色面包车行驶在临江市的街道上。四月的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带来融融暖意。街道两旁的梧桐树都已经长出嫩叶,行人们换上了轻便的流行色春装,整个城市焕发着生机。
“春天真是好季节啊。”于永斌一边开车一边感叹,“万物复苏,工程也好开展了。”
江春生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忽然指着一个路口说:“于总,前面右转就是环城北路,我今早就是从这条路骑到竹器厂的。”
于永斌打趣道:“我已经听见了,你和弟妹可以天天早上在这条路上约会,对吧。”
江春生不好意思地笑笑,没有接话,但心里却泛起一丝甜意。
到达工行城北分理处,于永斌停好车,二人走进工商银行营业大厅。里面办理业务的人不多,专门的对公窗口空闲的没有一个办理业务的人。
于永斌自己上前,说出了自己的诉求,窗口工作人员仔细查看了于永斌提供的材料,熟练地办理着转户手续。不到二十分钟,所有手续就办完了。
“请问我们公司的申请转户,哪天可以办好?”于永斌关心的询问道。
“于同志,你这属于同行同城转户,审批会相对很快,最多三个工作日完成。完成后会电话通知您你那边网点开户留印鉴。”工作人员礼貌地说。
于永斌连连道谢:“太好了,谢谢!”
出了银行,于永斌看了看手表:“现在还早,我们去曙光照相馆吧,我知道那里冲洗照片又快又好。”
江春生点头同意。二人驱车来到城中最大的国营曙光照相馆。国营曙光照相馆位于临江市中心,是一座颇有年代感的老建筑。橱窗里展示着各种风格的照片,从黑白到彩色,从肖像到风景,从证件照到艺术照一应俱全。
走进照相馆,接待柜台后坐着一位老师傅,戴着眼镜,正在仔细地整理一叠照片。
“师傅,您好。我想加急冲洗一个胶卷。”江春生说着,从包里取出昨天用的胶卷。
工作人员接过江春生的胶卷,检查后说:“正常冲洗要三天,加急的话明天下午能取,但要收加急费。”
江春生考虑到照片必须要让队领导在审批劳务合同时看到,这样才能更直观地看到拟合作的劳务队伍在道路施工工地施工的情况,便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没问题,就加急吧。”
江春生付完款,拿到取照片的凭证和票据后,两人离开了照相馆。
回到“楚天科贸”,孙琪已经打印好合同回来了。她自豪地将六份合同文本,整齐的放在桌上:“于总,我检查了三遍,保证一个错字都没有!”
江春生拿起一份仔细阅读,果然打印的格式正确,条款清晰,与他手写的草案完全一致,他满意地点点头。
“打印得很完美,连标点符号都没错。”江春生称赞道。
孙琪听到这话,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我核对了好几遍呢!”
江春生将四份合同收进提包,多余的两份留给了于永斌。这时,墙上的时钟指向了十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