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吐槽你的含金量了。
他悲壮地想。
除了语文靠着老底子和后来练就的胡诌能力可能勉强维持分数,其他科目他能干什么?
数学公式早就忘精光了,英语口语虽然提高了,但真用起来也够呛。
化学生物物理?那是什么,可以吃吗?
无论如何,至少第一门语文,他还是有点把握的。
抱着这种破罐子破摔又留有余地的念头,陆承洲接过了试卷。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决定先挑软柿子捏。
第一眼看向古诗词默写和文言文翻译。
这一看,他愣住了。
【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外貌,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几乎是条件反射,他脑海里就蹦出了这八个字。
咦?看来考个好点专科的希望又大了那么一些。
接着他下意识地瞥向了作文题目。
【关于语文素养的三个途径,阐述看法和理由。】
工作经验告诉他,这种题格局打开,角度刁钻,分数就不会低。
当然,对于这一年的语文卷,他印象最深的,当属那道逆天的文言文翻译题:
【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第2章恰同学少年
结合前文“岁大饥,人相食”,基本可以确定难民在吃一种很“新”的东西。
这个他可记得太清楚了!
当年年轻的他,第一反应就是“吃屎”,但他潜意识里觉得堂堂高考不可能出这么粗俗的东西,一定是通假字或者别的什么雅称,于是绞尽脑汁想了另一个答案,完美避开正确答案。
“嘿!”陆承洲差点乐出声,“这分简直是白送!”
笔下不停,流畅作答。
只是做着做着,一个诡异的念头不受控制地从他脑海里蹦了出来:
【不对啊……怎么感觉……全是送分题?】
难道重生还附赠了思维强化、记忆回溯的超级BUFF?
抱着这种既惊喜又惶恐的感觉,他提笔疾书。
笔尖划过答题卡,异常顺畅,几乎没有停顿。
最耗费时间的作文,他思如泉涌,各种典故案例信手拈来,结构安排得明明白白。
现代文阅读那点套路,在他眼里简直像是透明的一样。
那些原本以为早已遗忘在岁月尘埃里的知识,此刻如同开了闸的洪水,汹涌而出,清晰无比。
审题、理解、组织答案……速度快得让他自己都害怕。
原本计划要苦战到最后一刻的语文试卷,他只用了一个小时出头,就全部答完,连作文都写得满满当当。
仔仔细细检查了两遍,实在找不到任何可以修改或补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