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太子,这话怎讲?”张说愣了愣道。
“这次,都松芒布结亲率倾国之兵前来大非川,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李隆基道:“若是他不亲自前来,我们还没有机会。他亲自前来,那就是机会,只要我们能活捉他,吐蕃就会覆灭。”
“我还以为是甚机会呢,就这?那不可行。”张小飞直摇头,道:“赞普打不过我们,他还可以逃,随便他往哪里一猫,我们莫想擒住他。”
“是呀。”众将齐声附和。
青藏高原多的是高山密林,若是都松芒布结想要躲藏,唐军再多也奈何他不得,因为能躲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他躲?他能往哪里躲?他再躲也是在大非川这一亩三分地上。”李隆基非常肯定,道:“进出大非川就那么几条道路,只要我们把道路一封锁,都松芒布结就能难以逃出大非川。只要他还在大非川,他就难逃被擒的命运。”
“明白了!明白了!”张说、陈玄礼、杨思勖三人反应极快,马上就明白过来,赞不绝口道:“太子好谋划!好谋划!哈哈,这次,吐蕃必灭无疑。”
“好主意!好主意!”众将愣了愣,也反应过来了,齐声赞好。
李隆基说得没错,高山密林对吐蕃固然有利,也有弊。那就是,进出大非川的道路只有那么几条,只需要唐军把这些道路占领了,就等于切断了吐蕃的退路,就等于把吐蕃关在大非川,都松芒布结想要逃,也是没地儿可逃。(未完待续。。)
第十八章 断敌退路
李隆基的话让众将恍然,特别振奋。
“太子,我们可以派出一支军队,把道路切断。”张说立时出主意,道:“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道路,全部切断。一定要让赞普插翅难逃。”
“没错。”众将齐声附和。
“想想当年的颉利可汗,那可是在大漠上,东躲西藏,长达数月,还不是被大唐生擒了。那可是大漠呀,空旷无垠,眼下的大非川,就这么大,赞普就算想要东躲西藏,也不会有太多的地儿,要擒住他实在是太简单了。”李宽兴奋的叫嚷道。
众将齐声附和。
李靖夜袭阴山后,颉利可汗东躲西藏,长达数月之久,最后还不是被唐朝活捉了。
那是在大漠上,空旷无垠,逃跑路线那么多,还是活捉了颉利可汗。如今,在大非川这一亩三分地上,而且进出的道路又那么少,要活捉赞普很有可能。
“不仅要把道路封锁了,凡是能过人的地方,都要封锁。”陈玄礼接着补充一句道:“大非川的四周是险要的高山,能够过人的地方并不是太多,我们不需要太多的军队就能完成。”
“对!”众将齐声赞同。
大非川就是现在的青海湖一带,进出的道路不多,而且地势险要,能过人的地方也不多,唐军要全面封锁,不是不可行。
“吐蕃军队的战力不行,就算我们用十万军队来战,也能打败吐蕃。也就说是。我们可以派出更多的军队用于封赏。”张小飞难得的机灵了一次。
“是呀。是呀。”众将大为赞成这话。
薛仁贵以四万残兵败将。面对十倍之敌,在粮草被毁,军心士不稳,士气低落的绝境下,都不落下风。
现的在唐军战意高炽,士气高昂,粮草充足,战力极为强悍。即使以一敌十,也是稳胜之局。也就是说,唐军可以节省出更多的兵力,用来封锁大非川。
“我们还可以预先选定战场。”杨思勖也来出主意,道:“赞普亲率大军前来,来势汹汹,他一心想要全歼我们,还要想生擒太子。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在哪里,吐蕃军队就会赶来哪里决战。这战场完全由我们选择。只要我们选定了战场,就可以重点封锁战场四周的道路就行了。一下子就缩小了范围。”
这话很有道理。
都松芒布结是冲着全歼唐军来的,是冲着李隆基来的,只要李隆基在哪里,他就会进攻哪里。也就是说,战场完全由唐军选择。有这种好事儿,唐军完全可以选择最为有利的战场,可以行进重点封锁,一下子就缩小了很多范围。
这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众将大为赞成。
“你们说得不错。”李隆基赞赏的打量张说、陈玄礼和杨思勖,笑道:“我们还可以挑选一批精锐,专门用来对付赞普。”
“哈哈!”众将齐声大笑。
李隆基这办法绝对是一个好办法,挑选一支精锐,装备最精良的装备,专门用来对付赞普。若是成功的话,那些封锁就用不上了。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封锁是必要。
“众将听令。”李隆基大声下令。
众将凛然,脸一肃,昂头挺胸,静等李隆基下令。
“陈玄礼、杨思勖,你二人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