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网瘾少年刘禅之崛起百度 > 第178章 斗帝传(第2页)

第178章 斗帝传(第2页)

他都后悔自己闲的没事为啥又要找虞翻来学这玩意,一时不禁有些惆怅。

“世子当途掌事,不可不学啊。”虞翻拿出孙权劝学的劲头,劝道:

“这圣人的学问奥妙非常,世子仔细倾听,再做些注解,以后名声大噪,也能成为后世一段佳话啊。”

给经义做注是这个年代文化人的重要标志,

虞翻也想让刘禅在文事方面有些成绩。

他最擅长的就是忠言相劝,刘禅若是不听,说不定他这个月都不会消停。

无奈之下,刘禅只好重新抓起竹简,一边假装看的很认真,一边虚心地道:

“这经典,真的都是圣人所书吗?”

虞翻点点头,道:

“那是自然。

圣人得天授,生而有知,所以才能著录经典,教化天下万民。”

“呃……”刘禅挠挠头,“可这左传明明是一本史书啊?”

虞翻抖擞精神,告诉刘禅这左传中蕴含的圣人学问及读史对小朋友开阔眼界的重要意义,听得刘禅一愣一愣,差点口吐白沫。

这特么不是抬杠吗?

比如公羊传是阐述《春秋》微言大义的文章,

一开始只是口口相传的史料,到了景帝时才被写在竹简上,

究其本身也不过是记录一段历史,借一段段历史小故事引申出做人、治国的学问。

里面还有夸宋襄公是君子的内容,看的刘禅一愣一愣。

这年头书少,那些大儒文士看书也就那几本,

于是闲得无聊在上面写读后感,宛如刘禅上次在网吧见人上网看小说时发的本章说一样,

偏偏就是这些本章说竟渐渐竟成了学派,天下儒生又竞相传抄,领悟大儒的强大文化。

至于原本历史是不是这样,有没有在口口相传和来回传抄中出了什么偏差……

正处在中二叛逆期的刘禅因为文化水平有限一时体会不出圣人的大义,对此非常不解。

他不甘心地道:

“为何非要我给这些书做注,这经典难道我就做不得吗?”

虞翻闻言立刻翻了个白眼,

要不是最近铁了心要跟刘禅混,他已经开始喷了。

开玩笑,这经典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著述的?

这些世家大族,都是掌握了一两本正版经书,靠着世代作注名震天下。

你本事这么大,能凭空编出一本经典来,那你真是厉害,

曹操这样的文化水平都不敢说这种话。

刘禅哼哼一声,道:

“这天下焉有生而知之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