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要回溯到四年前刚捡到小猫米米的时候。
那时候小猫米米刚被第一任主人丢弃,在外流浪了一段时间,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防备。
但骨子里的宠物猫基因让它对于善意接近的人类不至于有太多的攻击性。
虽不至于主动靠近,但在被爸爸们找来的纸箱子装进去的时候并没有剧烈地挣扎。
至少,纸箱子里不会被雪淋到,还隔绝了冷冽的风。
有一点暖和。
它的爪子还在翻垃圾的过程中被尖锐的玻璃划破,受了伤,隐隐发疼。
那时候他们还住在上一个条件差一些的小区,冬天地暖都不太热,不过对于那个时候的小猫米米来说已经是个很暖和的地方了。
回到家,小猫米米便飞快躲进了沙发底下。
第一任主人家里也有底部镂空的沙发,是它觉得最有安全感的地方,里面逼仄、狭小,人类很难轻易抵达,除了吃喝拉撒和必要的活动身体,它几乎都会躲进里面。
虽然第一任主人还是能想方设法将它强行从沙发底下拖拽出来就是了。
在沙发下躲了会儿,它还是不争气地被猫条从沙发底下哄骗了出来。
它太饿了。
垃圾根本吃不饱。
吃猫条途中,有温暖踏实的手掌在它的毛毛上抚摸。
有了猫条的交情,它没有之前那么害怕了。
在它的潜意识里,坏人只会让它挨饿,比如上一任主人,为了拍摄它狼吞虎咽吃得很香的视频获得流量,总是不给它吃东西,只在拍摄的时候才给予一点儿。
而眼前这两个给它吃猫条的——应该不是坏人。
后来见它还是有些害怕,喜欢往沙发底下躲,蒋随风让景致抱住它,推开沙发,将里面打扫了干净。
那里成了它在新家的第一个窝。
为了更快速度地拉近小猫与他们的关系,景致去网上搜索了许多干货。
其中一条说:可以试试模仿猫妈妈给小猫舔毛,拉近距离。
刚好那时候小猫米米已经做完了检查,洗了澡,毛毛干净蓬松,像一块松松软软的布丁小蛋糕,香喷喷的。
景致当即将它抱进怀里,在它的脑袋上的毛毛上面舔了一口。
小猫一脸震惊。
景致则舔了一嘴的毛,瞧它太可爱,没忍住又在它垂下的小耳朵上亲亲了两口,事后狼狈地去盥洗台呸呸起来,清理了好久嘴上的猫毛。
幸好蒋随风不在。
不知道有没有效果,反正背着蒋随风偷偷舔了几口猫毛之后,小猫米米是一天比一天更黏他了。
蒋随风不甘示弱地买了很多小猫玩具,闲着没事便陪小猫玩儿。
没多久,米米睡觉的地方从沙发底下变成了他们中间凹陷下去的被子,睡得四仰八叉。
后来两人也会经常忍不住在猫身上吸,大多时候只是单纯的亲亲,有时候亲上头了,也会含住它的毛毛,模拟想要将可爱小猫吃掉的动作。
——这几乎是大部分养宠人都会有的经历。
后面景致倒是没再给小猫米米舔过毛了,但刚到新家的记忆格外深刻一些,景米米记得很清楚小爸爸给自己舔毛毛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