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乡土村社的威力。
“至于丝织品,二叔可能不知道,这玩意儿在福建的价格,已经低于棉布了……”
提及丝织品,朱棣脸上笑意更浓。
福建乡土村社建设过程中,他就让叶茂,把福建归属朝廷的山林,按照村划拨出一部分,准许百姓种植各种经济林。
桑树、柿子树、果树之类的。
福建多山。
大部分村子如今都种植桑树,养蚕缫丝纺纱。
或许这些乡土村社纺织的丝织品,品质不够优良。
但胜在数量足够庞大。
这两年,廉价的丝绸,每年都要往海外运送至少两百艘船!
若非通过海贸往外输送。
福建廉价丝织品,早已经冲击了大明丝绸市场。
未来,大明百姓想穿丝绸制成的平价衣服,并不遥远。
“相比棉花种植,百姓养蚕缫丝的成本更加低廉!”
朱樉、朱棡对视一眼,唇角抽抽,能不低廉吗!
百姓种植桑树使用的土地是朝廷山林。
土地成本为零。
蚕苗可以自己每年保留。
除了体力,简直就是无本的买卖!
“老四,福建现在到底变成什么样子了?到底多富裕?”朱棡忍不住询问。
众人齐齐看向朱棣。
这一刻,所有人都迫不及待,想去福建看看。
这可把朱棣给问住了。
朱棣偷偷看了眼朱元璋,讪笑道:“最近一年,我已经没怎么关注福建百姓的具体生活状况了……”
去年年终,他视察福建各地村庄。
专门选了几个自然条件最恶劣,最穷的村子。
这些村子,百姓都能吃上一口玉米窝窝头饱饭后。
今年,他就没有再关注。
这证明,福建的乡土村社基础模板已经完成。
接下来,如何发展,就是完全利用经济行为,宏观调控,以及百姓自行发挥创造力了。
他不可能,给百姓当一辈子保姆。
这种不撒手的行为,也不利于百姓在新形势下迅速成长。
而且,他刻意放松对福建的关注。
就是想看看,福建上至官府,下至百姓,会如何在已经打好的基础上发展。
一个孩子要成长。
大人就要放开护着的双手。
“好了,等福建布政使叶茂回来,你们再打听吧。”朱元璋结束了众人对朱棣的质询。
话罢,深深看了眼朱棣。
他现在,愈发想快点去福建看看。
不过,再迫切,也只能等北征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