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们一路之上,为了躲避强大的金军,绕路多次,辗转才来到了暂时还没有被金军攻破的辽国南京城。
夏国的使臣看到,辽国南京的朝堂上,原本龙椅的上那位见过多次面的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已经易主成了他们并不熟悉的新皇帝耶律淳。
原来,早在去年,辽已经失去了大约一半的地盘。
辽国的保大元年,统兵副都监耶律余睹等人,图谋废黜天祚帝耶律延禧,想改立天祚帝的次子晋王耶律敖鲁斡为帝。
事情败露,辽朝内部因皇位继承问题,爆发了内乱。
今年,保大二年,天祚帝派兵杀了想夺位的次子晋王耶律敖鲁斡。
这使得很多辽国兵将,感到不安,而投靠金国。
今年正月,金军攻克辽国中京(即内蒙古赤峰宁城县),进而攻下泽州……
今年的四月,金军攻克辽西京(即山西大同)……
本来就嗜好打猎的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因彼时金军势强,早在一个月前,他便带着侍卫大军,扔下南京的群臣,以出巡狩猎为名,远逃而去……
辽国天祚帝带着亲卫军挑选金军没有攻破的地区,漫无目的地逃跑……
彼时,辽国南京庙堂内的重臣们,竟然不知自家的天祚皇帝现在身在何处。
【pS:辽国南京,即燕京(今北京西南)】
天祚帝律延禧听说金兵将要追上他敢,他便吓得乘轻骑逃入夹山(即内蒙古呼和浩特)……
由于战场上消息不通,辽国南京城内的文武百官,都以为天祚帝在前线阵亡或被围,于是在南京立耶律淳为皇帝,改元建福。
而现如今,辽国新皇帝耶律淳,把不知生死的天祚帝耶律延禧,遥降为湘阴王。
此时,被夏皇李乾顺派到辽国南京的这第一批使臣,全部都懵逼了。
他们带着夏皇国书,以及带来的夏国皇后耶律南仙的家书,都是写给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
可是,现在辽国天祚帝不知所踪,龙椅上换了一个新皇帝。
这个新皇帝耶律淳,看其苍老的面容和苍老无力的身体状态,好像比不知所踪的天祚帝还老迈无力。
夏国使者,还是硬着头皮,将夏皇的国书和皇后耶律南仙的家书,呈给辽国的新皇帝。
他们连连表达歉意,言说夏国并不知道大辽国有新帝登基,还请大辽国调停宋夏战争,最好能出兵相助大夏国,最次也派出辽国朝廷的重臣去当调停的使臣……
“咳咳咳……”已至风烛残年的新皇帝耶律淳,巨咳了好一阵,他才有气无力地说道:
“朕……咳咳咳……朕自即位以来,辽国内忧外患……”
“如今,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御驾亲征,率领大军,陈兵于大辽南京的门户居庸关前。若居庸关失守,则朕的南京城,便极易被金敌所攻破。”
“咳咳咳……”耶律淳又连咳了好一阵,他眼神无光,有气无力地说道:
“朕知,咳咳咳……”
“朕知,辽夏交好数十年。辽国公主耶律南仙,嫁于当今大夏皇帝为后;朕虽即位不久,但依然感念辽夏之亲情。奈何,现如今,我大辽国也自身难保啊!”
辽国朝堂上,出列一员身材高大、气度不凡的大臣,启奏道:
“微臣耶律大石,启奏陛下,虽然我大辽自顾不暇,无法出兵帮助夏国,但应该派出使臣,对夏宋之战之进行调停。
如能调停成功夏宋之战,夏国也能出兵助辽抗金啊……”
夏国使臣们,都用感激的目光,看向了耶律大石。
他们看到,耶律大石站在群臣之前,他的脸上依然从容与镇定。
耶律淳看到,推立自己为帝的最大功臣耶律大石,都站出来给夏使求请了,他便点应允道:
“朕……咳咳咳……朕无余兵可派,只能派出几名使臣,随夏使远赴西北,调停宋夏之战……”
夏国使臣们无奈,也只好如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