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好几家酒店,签了供应凉皮店合同,你的提成早超过预支了。”
“那就从我的提成里扣除好了,这件事不要给我姐说。”
李妍瞪大眼睛:
“你家里不知道从我这里预付的事情?天呐,我和方云闲聊,差点说出这件事,幸亏当时其他事情岔开了。”
方博吁口气:
“没说就好,回头合适的机会,我会和家里人慢慢讲,免得他们担心。”
李妍点点头:
“这样也好,我把电视台广告费给你吧。”
“不用,等我联系好,施绮楠来跟你谈。”
方博吃了一碗麻辣凉皮,喝一大杯杏皮水,算是解决了午饭。
他出了李辣姐凉皮店,从衣兜掏出自己的300元,塞进管红标给的稿酬信封,凑够600元,直奔人民路新华书店。
施绮楠已经站在新华书店门前一棵树荫下,拿着手帕轻轻扇风。
阳光透过浓密的枝叶,落在施绮楠的脸庞、秀发和肩头上,让她已经开始发育的身材,披上一层斑驳的光亮。
施绮楠朝他招招手。
方博快步走过去:
“新闻稿写好了?”
施绮楠把一个信封交给方博:
“嗯,3100字,编辑删减一下,估计最多能刊出2000来字。”
方博拿出稿酬信封,递给施绮楠:
“我上午去管红标那里签了合同,拿回了你的600元稿酬。”
方博早晨没有让施绮楠一起去管红标办公室,一是施绮楠要写稿,二是他要和管红标谈回扣的事情,不好让施绮楠在场。
八十年代初期,生意界很不规范,很多生意都要给经办人抽取回扣。
方博不愿这种事情,污染施绮楠太过清纯的眼睛和大脑。
“哇,这是我得到的最大一笔稿酬。”
施绮楠满眼发光。
她以前在当地报纸发表过豆腐干文章,每篇稿酬10元。
“方博,你和管科长在稿酬上讨价还价,把他宰得有点狠了。”
方博说:
“写稿是脑力劳动,给多少都不嫌高,他们的宣传经费额度,当月用不完,就会作废。
与其给他们省下公款吃喝,不如发给脑力劳动者,拿着。”
施绮楠接过信封,莞尔一笑:
“这话倒也在理,我写这篇新闻稿,又查阅了不少资料啊。”
“你查到泰戈尔说的那句名言吗?”
“哪句名言?”
“就是‘众星拱月之际,星星说了不算。’那句呗。”
施绮楠含笑瞪着方博,眼波却没有丝毫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