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等到了自由讨论的环节。
骨科内部的运作!~
林建华第一个站了起来:“方教授,我打断一下,刚刚廖教授分享的血管介入术与微型循环仪治疗骨科肿瘤的理论体系,是真的若有其事,还是只是贵团队的猜测?”
“这很重要,因为我们骨肿瘤科,目前所有的从业人员,选择的术式,还是传统地切开。”
方子业闻言,站了起来,鞠了一躬道:“林教授,我们团队既然提了出来,自是有一些前期研究的,但这一项研究的优先度,不如微型循环仪搭建的微型循环,与化疗的应用。”
“所以,林教授其实不必担心,我们课题组只是非常开放地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可能的方向。”
“我们探讨过,而且还提出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理念,经过验证,还是非常不错的。”
“并且,所有的新技术与老技术的革新,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并不是微创手术就一定优于切开术,只是它的创伤更小,会被更多人青睐。”
“如果可以治疗好骨科肿瘤,任何术式的选择,都是没错的!”
“谢谢林教授!~”方子业以前有过一次开展学术会议的经验,所以回答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林建华教授慢慢坐下,他其实还有问题,不过自己已经浪费了一个问题了,就不便再发问,至少目前不行。
肖建森教授便站了起来:“方教授,你们团队所采取的化疗方案,并不是最先进的化疗方案,有没有考虑过,更完美的,更适用于骨肉瘤的化疗方案,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方子业再次鞠躬,而后笑了起来:“肖教授,这个问题,我只能深觉抱歉,因为我们前期的团队内部,没有特别专业和造诣足够深的骨科肿瘤从业人员。”
“但对我们的化疗方案进行指导的,是乳甲外科的一位副教授,她对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分析,非常到位。”
“经过查询了许多文献之后,总结了骨肿瘤科的化疗方案,选择的是化疗效果最为保险的一款化疗方案。”
“当然,我们骨科肿瘤的老师,对此更加精通,我已经请教了我们医院的杜英山教授,以后尽量更严谨一些!~”
肖建森轻声骂娘,但通过话筒传了开:“我草了~”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骂娘。
现场鸦雀无声,然则,所有人都和肖建森站在了一边。
你t能不能不要提这个事情啊,你这样显得我们骨肿瘤学组很没有地位啊?
没有骨肿瘤专科的从业人员,你们都可以搞到这一步?
方子业闻言,再次如实开口:“当然,各位老师,我个人前期所有的基础研究,都集中在骨肉瘤中,所以对骨肉瘤的理解还算是有一定造诣的。”
“我也算是半个从业人员。”
“只是没参与过临床,不敢妄自修正老师们定下来的标准化疗方案。”
现在争论方子业是什么专业的,已经不重要了。
肖建森坐下,笑着开口道:“我刚刚开玩笑的,实在没忍住,方教授不要往心里去啊。”
紧接着,湘雅二医院的刘唐教授率先发问了:“方教授,我总结了一下,贵团队开发的微循环理论,其实就是将化疗药物的副作用给侧引解决了!”
“然后再将化疗的疗效通过增加剂量和延长化疗时间来达到更好的化疗目的,除此之外,方教授觉得还有其他比较先进的思路吗?”
方子业闻言,点了点头:“是这样的,刘教授,根据我们团队的前期研究发现啊,骨科的肿瘤,或者说所有的肿瘤,都有亲血性!”
“我们的微型循环系统可以上下移动的嘛,所以,在化疗的前期,其实我们可以对肿瘤进行养杀。”
“什么养杀呢?就是找到了肿瘤的供应血管系后,将侧支循环给处理掉——”
“这一点,我们在穿刺活检的时候,就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