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人参陈皮(各一钱)丁香(五分)生姜(十片)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服。
《良方》七味人参丸治胃冷兼虚,呕逆不食,服许仁则半夏丸不效,可服此药。方见和阵。
人参白术(炒,各五两)浓朴(姜制)北细辛(各四两)生姜橘皮(各三两)桂心(二两)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米饮下十丸,渐加至二十丸。
甘露汤治反胃呕吐不止,饮食减少。常服之,快利胸膈,调养脾胃,进饮食。徐东皋
曰∶常州一富人病反胃,往京口甘露寺设水陆,泊舟岸下,梦一僧持汤一碗与之,饮罢犹记
其香味,便觉胸膈少快,早入寺,知客供汤,乃是梦中所饮者,胸膈尤快,遂求其方,合数
十服后,疾遂瘥,名曰观音应梦散。予得之,常以待宾,易名曰甘露汤。又在临汀疗一人愈
,甚勿忽之。
干饧糟(头柞者,用六分)生姜(用四分)
上和匀捣烂作饼,或焙或晒干,每十两入炙甘草二两,同研为末。每服二钱,用沸汤入
盐少许调,不拘时服。
《金匮》茯苓泽泻汤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外台》治消渴脉绝反胃者。
茯苓(半斤)泽泻生姜(各四两)甘草桂枝(各二两)白术(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仲景)茯苓甘草汤治水饮停蓄心下,甚者作悸作利。
茯苓桂枝(各二两)甘草(炙,一两)生姜(三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草豆蔻汤和中调气,治呕吐。
草豆蔻藿香(各五分)陈皮枳壳(各七分)白术山药(各一钱)桂心丁香(各二分)
水一钟半,姜五片,枣二枚,粟米少许,煎七分,食前温服。
大顺散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以致寒湿伤脾,阴阳气逆,霍乱吐泻,脏腑不调等证。
干姜肉桂杏仁(各四两)甘草(三两)
上先将甘草微炒黄,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又入杏仁同炒,令杏仁不作声为度,却同
肉桂研罗一处。每用二、三钱,以水一钟,煎数滚,温服。如烦躁者,以井**调服,不拘
时。此方加附子,即名附子大顺散。
四顺附子汤治霍乱转筋吐泻,手足逆冷,六脉沉绝,气少不语,身冷汗出。
附子(生)白干姜(炮)人参甘草(炙,各一两)
上咀。每服四、五钱,水钟半,煎七分,食远服。
《医林》附子粳米汤治霍乱四逆,多呕少吐者。
中附子(一枚,制)半夏(制,两半)干姜(炒)甘草(炙,各一两)大枣(十枚)粳米(五合)
上咀。每服八钱,水钟半,煎米熟,去服。
冷香饮子治伤暑,霍乱腹痛烦躁,脉沉微或伏。
附子(炮)陈皮(各一钱)草果甘草(炙,各钱半)
水一钟半,姜十片,煎八分,井水炖冷服。
《集成》冷香汤治夏秋水湿,恣食生冷,阴阳相干,遂成霍乱,脐腹刺痛,胁肋胀满
,烦躁引饮无度,或感瘴虚热,胸膈不利,或呕或泄并宜。
良姜白檀香草豆蔻(面包煨)附子(制)炙甘草(各一钱)丁香(七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