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景岳全书方剂汇 > 第107章 本草正1(第9页)

第107章 本草正1(第9页)

若治疔肿乳痈,丹毒恶毒,则可捣汁饮之,其渣亦可敷贴。

子名茺蔚,功用略同,但子味微甘,稍温,故能凉血补血,亦益阴气明目。

瞿麦(五四)味苦,微寒,降也,性滑利。能通小便,降阴火,除五淋,利血脉。兼凉药亦消眼

目肿痛,兼血药则能通经破血下胎。凡下焦湿热疼痛诸病,皆可用之。

茵陈(五五)味苦微辛,气微寒,阴中微阳,入足太阳经。用此者,用其利湿逐热,故能通关节,解

热滞,疗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利小水。专治黄胆,宜佐栀子。黄而湿者多肿,再加渗利;黄而燥

者干涩,再加凉润。只有阴黄一证,因以中寒不运,此非所宜。又解伤寒瘴疟火热,散热痰风热疼

痛。湿热为痢,尤其所宜。

青蒿(五六)味苦微辛,性寒,阴中有阳,降中有散。主肝肾三焦血分之病,疗阴火伏留骨节,

故善治骨蒸劳热,尸疰鬼气,降火滋阴,润颜色,长毛发,治疟疾寒热,杀虫毒,及恶疮湿疥。生

捣可敷金疮,止血止痛。款冬花(五七)味微甘微辛而温,其气浮,阳也,入手太阴经。能温肺气,故

疗咳嗽,及肺痈肺痿咳唾脓血。寇宗曰∶有人病嗽多日,或教以燃款冬花三两于无风处,以笔管

吸其烟,满口则咽之,数日果效。

麻黄(五八)味微苦**,气温而辛,升也,阳也。此以轻杨之味,而兼辛温之性,故善达肌表,走

经铬,大能表散风邪,祛除寒毒,一应瘟疫疟疾,瘴气山岚,凡足三阳表实之证

,必宜用之。苦寒

邪深入少阴、厥阴筋骨之间,非用麻黄、官桂不能逐也。但用此之法,自有微妙,则在佐使之间,

或兼气药以助力,可得卫中之汗,或兼血药以助液,可得营中之汗;或兼温药以助阳,可逐阴凝之

寒毒;或兼寒药以助阴,可解炎热之瘟邪。此实伤寒阴疟家第一要药,故仲景诸方以此为首,实千

古之独得者也。今见后人多有畏之为毒药而不敢用,又有谓夏月不宜用麻黄者,皆不逢可哂也。虽

在李氏有云∶若过发则汗多亡阳,若自汗表虚之人用之则脱人元气,是皆过用及误用而然。若阴邪

深入,则无论冬夏,皆所最宜,又何过之有?此外如手太阴之风寒咳嗽,手少阴之风热斑疹,足少

阴之风水肿胀,足厥阴之风痛目痛,凡宜用散者,惟斯为最。然柴胡、麻黄俱为散邪要药,但阳邪

宜柴胡,阴邪宜麻黄,不可不察也。制用之法,须折去粗根,入滚汤中煮三五沸,以

竹片掠去浮沫,晒干用之。不尔,令人动烦。

麻黄根味甘,平,微苦**。用甘敛药煎服,可以止汗。同牡蛎粉、米粉,或用旧蕉扇杵

末,等分,以生绢袋盛贮,用扑盗汗或夏月多汗,用之俱佳。

萱草(五九)一名忘忧,一名宜男,一名鹿葱。萱草者,《诗》作谖草。凡树此玩此者,可解

忧思,故名忘忧。烹食其苗,气味如葱,而鹿喜食之,故名鹿葱。妇人佩其花则生男,故名宜男。

花叶气味甘而微凉,故能去湿热,利小便赤涩,除烦渴酒湿黄胆;安五脏,利胸膈,令人和悦,亦

能明目。

根,治沙淋带浊,利水气,解酒疸,宜捣汁服之。治吐血衄血,研汁一大盏,和姜汁细细呷之。

治吹乳、乳痈肿痛,须擂酒服,以渣封之。

连翘(六十)味苦微辛,气微寒,气味俱薄,轻清而浮,升也,阳中有阴。入手少阴、手足少阳、

阳明。泻心经客热,降脾胃湿热,去寸白、蛔虫,通月水五淋。以其味苦而轻,故善达肌表,散鼠

、瘰、瘿瘤、结热、蛊毒、痈毒、斑疹,治疮疖,止痛消肿排脓,疮家号为圣丹。以其辛而能

用,故又走经络,通血凝,气滞结聚,所不可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