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祁却快步迎上前去,屈膝蹲下,从怀中掏出一把用纸包着的饴糖,双手捧着递了出去。
萧承烨和那小男孩不约而同地睁大了双眼。小男孩又惊又喜,却始终不敢伸手接过。
楚祁温柔一笑,低声问道:“还有其他的朋友么?可以都叫过来,大哥哥这里还有很多。”
小男孩的眼睛瞬间亮了,重重点头,从他手中随意抓了一把糖,便转身飞快地消失在街巷深处,留下一串小小的脚印。
过不多时,一群高高矮矮面容各异、却同样衣衫破旧的孩童呼啦啦地跑了出来,却只停留在街角处,没有一人敢上前,只是你推我搡,怯怯地往这边看来。
楚祁冲着先前那名小男孩招了招手,他便两手空空地跑了过来。楚祁从怀中掏出一个装满饴糖的纸袋,放到他手中。他捧着纸袋,小脸兴奋得通红,双眼亮晶晶地冲着他深深鞠了一躬,便转身跑到孩童堆里。
那些孩童满脸希冀,却并没有争抢,只是自觉地轮流上前,由那小男孩一块一块地将饴糖分到他们手中。待到最后,袋中还剩余两块,大家推来让去,最终分给了最小的两个孩童。
分完之后,稍大些的孩子率先像模像样地向着楚祁鞠躬行礼,其他年纪小的孩童也有样学样。楚祁笑着摆摆手示意他们散去,于是一群小伙伴喜气洋洋地一哄而散,街角各处传来此起彼伏的愉快笑声。
楚祁这才回过头来看向萧承烨,却见对方神色怔楞,眼眶泛红,于是抬手揉揉他的发顶,又伸手入怀,掏出一块饴糖递到他面前,笑道:“这是最后一块了,留给烨儿的。”
萧承烨垂下眼眸,双手颤抖着接过饴糖,一言不发地剥开外面的纸,将糖块塞入口中,随即上前一步,紧紧拥住楚祁,埋首在他胸膛。
苏和见状,连忙背过身去,心中默念非礼勿视。远处的街角,有几个孩童怯生生地探出半个脑袋,好奇地张望着。
楚祁浑身一僵,随即抬手轻抚对方的后背,无奈笑道:“还在大庭广众之下呢……这回倒不觉得羞了?”
萧承烨没有抬头,也没有说话,只在他怀中拼命地摇头。
楚祁轻叹一声,任由他静静抱着。
不知过了多久,萧承烨的情绪终于平复下来,主动放开了楚祁。
楚祁也没有多问,只是拍拍他的肩,随即转身到马车旁,掀帘取出两柄佩剑,将其中一柄顺手递给苏和,又走过来将另一柄递给萧承烨。
萧承烨接过佩剑,诧异地抬眼问道:“殿下,这是……?”
“凶神恶煞,会么?”楚祁眉梢微挑,笑道。
萧承烨蹙眉看着他,面带疑惑。
楚祁叹了口气,解释道:“无论是高门大户,还是贫民百姓,都有居心叵测之人。防人之心不可无,行善之前,需得先保护好自己,明白么?”
萧承烨垂眸看着手中的佩剑,目光开始复杂起来,低声道:“承烨明白了。”
楚祁满意地点点头,一行三人继续往城西行去。
进入棚舍区域,这才能切身体会到究竟有多么破败荒凉。
棚舍四周以杉木搭建,稻草填充其间,又用泥土涂抹在外层,却依然难阻寒风。屋顶上铺着厚厚的稻草,最上层覆盖着防雨的毡布,再其上则是厚厚的冰雪,显得不堪重负、摇摇欲坠。有的棚舍搭建了简易的门,有的则仅用破旧的布帘勉强遮掩。
棚舍中,多是年迈的老翁或蹲或坐,有的正在修葺着挖矿的用具,有的则在编织着竹篮竹篓。房门紧闭的棚舍中,偶尔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及女子的轻声安抚。
见一行三人牵着马车靠近,较近的棚舍中站起一个瘦削的中年男子。
他满脸警惕地扫视着萧承烨与苏和手中的佩剑,又将目光落在楚祁身上,细细打量他的装扮,随后一瘸一拐地走上前来,恭敬地行了一礼,才开口道:“几位公子是否走错了路?这里是棚舍,并无能游玩或居住之地。”
“没有走错。”楚祁温和道,“我们是中州万禄商行的行商,此番来甘泉府做生意。年节将至,掌柜的吩咐我们来探望乡亲们,讨一个来年的好彩头。”
那中年男子满脸狐疑之色,皱眉说道:“我们这里可没有什么能给你们的好彩头。”
楚祁淡然一笑,说道:“掌柜的说,积德行善便是好彩头,故而特意安排我们来行善举。”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个布袋,递给中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