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觉得分家是个不错的法子,以大哥二哥的性格,就算我们不分怕是也容不下我们,母亲应该会同意。”
“好了,你赶了一天路也累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那,三哥,你”
“我现在还不累,在陪父亲一会,你早点休息。”
武华坐了一天的马车也确实累了,便顺从的回屋休息。
“你可以出来了!”目送武华离开,武元熙盯着门外,冷声道。
“小少爷”
“哦?是张叔!不知道张叔在门外偷听我们兄妹对话,有何目的?”武元熙挑眉冷声道。
“老奴并没有恶意,只是想着给老爷上柱香,见小少爷和二小姐在里面,只好在外面候着。”老管家张叔低头答道。
“既然如此,张叔请便吧!”言罢大步离开。
老管家看着武元熙的背影直至消失,才收回目光,点了香,道:“老爷,您听到了吗?小少爷没有辜负您的期望,只要小少爷还在我们武家的兴盛指日可待!不过,他对您似乎有所不满,如果小少爷真的如此记恨您,记恨武家,老奴断不能把东西交给他!”
次日,李绩传来消息,他奉旨主持武士彟葬礼,现在已到并州,就不在相送。
武元庆兄弟知道后,对此非议良多,杨氏和武元熙觉得李绩没有立即离开荆州,相护到并州已经不错了!二人带着礼物登门拜访。
李绩夫人听下人传报,应国公夫人和三公子拜访,没听老爷说过武士彟的三公子啊,怎么?沉吟片刻,吩咐道:“请客人到东侧厅客厅稍等,通知老爷到客厅会客。”
并州大都督府与荆州布局相似,只是荆州处处透露着精细而并州显得蓬勃大气,武元熙坐在杨氏下手,默默地观察客厅的布局,正面悬挂一幅山水图,俩侧各挂了俩副花草图,对于画武元熙一窍不通,就连那些花也叫不出名字,只觉得好像挺逼真的,正位上方挂着一幅字匾,写着修身齐家四个大字,大气豪迈,笔骨铮铮,胜过武元熙那字百倍。
不一伙,身着锦衣打扮素净的四旬妇人在丫鬟的陪伴下进来,武元熙赶紧起身,随杨氏行了礼,主客安坐后,妇人开口道:“应国公夫人,听闻应国公的事,我们都很痛惜,你要多多保重啊!” “多谢李夫人关心,您也不用客气,叫我武夫人就行了,说起来,多年前与夫人也有过一面之缘,现在看来夫人可是一点都没变。”
“哎,老了~”李夫人听了乐呵呵说。
“夫人你也别谦虚了,元熙,你说说看,你李伯母看上去是不是很年轻?”
“李伯母确实很年轻啊,看上去也就才30出头。”武元熙笑着应和道。
“你家老三,这嘴可真甜啊~”
三人正寒暄时,李绩穿了身青色居家便服走来进来和杨氏打了招呼坐了下来,武元熙起身,恭敬揖了一拜,道:“小侄武元熙见过李大人!”
“武元熙?抬起头来!”李绩听了名字后,皱眉道。
“真的是你啊!快快起来!”李绩看清武元熙面容后,笑呵呵的将他扶了起来。
“老爷,你们认识?”李夫人疑惑道。
“呵呵,夫人还记得,为夫说过在吐谷浑战场上识得一位小将军,兵法武艺兼为上乘,为夫很欣赏他,想收在麾下结果被拒绝了。”
“说过,老爷还说您觉得他重情义,不仅没怪他没答应,还在凉州都督那为他说了好话。”
“嗯,那位小将军就是武贤侄,说来,当时贤侄为何没有把真实身份告知诸人呢?”李绩问道。
“这,在下从军时,答应过父亲,要靠真本领上位,不得吐露家父。”武元熙犹豫道。
“这样啊,你父亲是个有原则的人,可惜了~”
“家父为国效忠,忠于君上,死得其所!是元熙不孝,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此次前来拜访是为了感谢大人对武家的照顾!”
“哎,既然你是应国公的儿子,别叫大人了,听着怪生疏的,唤我李世伯吧!”
“李世伯!”
“嗯,你以后作何打算?”
“元熙想为父亲守墓1年,之后,还没有想好。”
“难得你如此孝顺,大唐律例规定,父亡,子需守孝三年,丁忧在家。你若守墓,一年即可,到时,贤侄可愿到世伯麾下效命?”
“当然愿意,元熙一直都很崇拜李世伯,若能在世伯麾下效命最好不过了,只是,元熙还有3个军中兄弟追随元熙而来…”
“是和你一个火的那几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