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听后,自嘲一笑“你们等老爷回来,看老爷有空了,在告诉老爷一声吧。”言罢,又照看小婴儿。
而我们的李清同学在确定她们说的小少爷是自己后华丽丽的有晕了,临晕时,非常诚挚的祈祷了一番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玉皇大帝等等只要知道的都求了一遍:我一定是做梦,在醒来就还在宿舍。
不知道是天上的神仙们太忙,还是李清求的人太多,再次醒来,发现自己还是那个小男婴儿,于是我们的李清同学终于确定自己穿了,还穿成一个屁大点的婴儿,还是个男的!!!
无论李清同学多么的不愿意也不得不接受她成为穿越大军的一员,虽然不情愿也不得不接受,她,不现在应该称为他,成为武府的三少爷,因为是最小的也叫小少爷,据他的不完全了解,他爹好像挺得当今皇帝器重,也就是说他不用愁吃穿,不过到现在为止,他也只见过这位便宜老爹几面而已,对他的影响堪称恶劣,其原因要追朔道李清刚穿来时,那会身体本尊正出疹子,有刚出生,可以说命悬一线,可他仍在宫中当值,他病了大半个月只来看过两次也就算了,本尊的便宜娘托着病弱的身子在坐月子时出来求你他进宫请御医给看病,虽然李清当时烧的迷迷糊糊只听了一点,也记住了当时情景,当时请来的大夫说:“令郎不足月出生本就虚弱…,着疹子老夫无能为力啊,哎,听闻宫中张御医擅长小儿疾病,或许有办法…”,这时一个妇人道:“老爷,妾身求您了,救救我们的孩儿吧!”过了一会,一个低沉威严的声音缓缓道:“现今皇后病重,宫中御医群集救治,身为臣子不能为君解忧本已无能,又岂能因一己之私让皇上烦心!”
“老爷,张御医擅长儿科,给皇后治病起不了不大作用,却能救我儿一命,就算皇上知道也不会怪罪的…”
“休要多言,本官断不会如此,至于三郎,我当初本就不想让你再生,你想要女儿不听我劝告,执意要孩子,若他有福气做我们的儿子定能撑过此关,不然是他福泽不够!”
“老爷,老爷”,夫人见男子走远,对大夫道:“大夫,你一定要救救我家三郎,若你能救回三郎,我自当重谢!”
“哎,老夫尽力而为。”
之后,好像大夫和那夫人又说了好多,李清则再次陷入昏迷…
☆、第 2 章
李清再次完全清醒,已经是十天后的事了,期间迷迷糊糊醒过几次,都是那名夫人和丫鬟照看他,偶尔大夫也在,所以李清对那妇人,也就是现在的便宜娘,便宜娘被称为相里氏,是便宜爹年轻时娶的,虽然生在小家小户,不过当初便宜爹娶时也算门当户对,之后便宜爹发达,不知是对糟糠之妻还有感情还是别的原因,虽然便宜爹纳了不少小妾,却没有生下一个庶子庶女,俩个人还算夫妻和睦,不过便宜娘在生他伤了身子,又在月子里照顾他,把身体彻底弄垮了,熬了大半年在第二年九月撒手西去了。
平心而论,便宜娘对他是很不错的,当初生他本来是想要个女儿,没想到生了小子,当然李清也更乐意是个女的,不过由不了她们,即使这样便宜娘对他也疼爱有加,甚至都超出两位便宜哥哥,而在他生病出疹子时更是不顾自己的身体日夜照顾他,病好了,更是费尽苦心帮他调养身子,即使病危时都不忘把自己的心腹放到李清身边照顾,所以李清对她的感情也比较复杂,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但李清毕竟在现代有父母,而且又是家里第一个孩子,可以说被从小疼到大,要说真的把她当妈也是不可能的,但在这个陌生的时空,李清也把她当做真的亲人来看待,反正自己叫母亲是妈妈,多认个娘来疼她也不错,这样一来,也是全了身体本尊的恩义,毕竟她就是这副身体的生母,二来,对自己的妈妈还是妈妈没有人取代她在自己心中的位置。
对她的死,李清是非常难过,更把他那个便宜爹恨了个半死,为什么?因为娘病重时,王妈求便宜爹找御医给看看,便宜爹死活不答应,更过分的是娘病危时,撑着一口气想见他最后一面,而他居然在宫中当值,让下人通知他,可他居然说离不开岗,想他只是一个“捡校右厢侍卫”说白了是唐宫近卫军军官,先不说他上面还有领导,又有下面官员可以暂代,就说皇宫除了近卫军,还有千牛卫,羽林军,没他能有多大事,而他居然留在宫中当值,说是不能因私离岗,就让娘遗憾而终,这就让李清恨得牙痒痒了,不过,现在李清,不,应该叫武元熙,这名字是在他过百日时,便宜爹随口起的,不过他娘好想很喜欢这名,天天熙哥儿,熙哥儿的叫着,李清就不计较这名了,武元熙看着也不错。
相里氏去世第二年,他的便宜爹就娶了继室进门,是皇帝赐婚,还请了个什么桂阳公主主婚,婚礼也按娶原配的规格办的,这位继母是一位四十四岁的老姑娘,据说家境显赫,是隋朝第一望族弘农杨氏之女,虽说杨氏一族现在大不如前,不过仍是名门望族,便宜爹也算高攀了,只是不知为何现今才出嫁,嫁进来刚开始那几年,对自己和俩位便宜老哥爱理不理的,不过在接连生了俩位女儿时,杨氏对武元熙就好了起来,吃穿用度都比俩位哥哥的要强出很多,还天天把他拘在她屋里让和俩位小妹妹玩,武元熙虽然明白她对自己好,怕是有所企图的,但对于吃货武元熙来说,每天饭菜质量直线上升的诱惑,再加上身边的王妈指点让自己多和杨氏亲近,她的原话是这样的:“夫人最近对少爷好,无非是看她自己年纪不小了,在加上连生了俩个女儿,怕将来没儿子,老无所依,见少爷年幼(当时武元熙6岁),又自小没了母亲,想把少爷当儿子养,老了能有个依托,之前她对三位少爷虽不是多好,但面子上也还说的过去,您的俩位哥哥对少爷不亲近,老爷也不是多宠少爷,老奴身子骨也不好了,少爷还小,将来怕是要吃亏,现在她想养着少爷也好,只要她一日生不下儿子,便不会亏待少爷一分,再说只要少爷过的好,您的娘亲知道也不会介意的,老奴找人算过说:她这辈子不会有儿子,就算会有也是几年后,到时少爷也大了…”
于是武元熙心安理得的接受了杨氏的好意,在美食的攻略下,武元熙对杨氏也算亲近起来,起码对杨氏比对他的便宜老爹强多了,而对于俩个妹妹武顺和武华俩个妹妹到时多了几分真心疼爱,尤其武华,而他的俩个“亲哥哥”武元庆和武元爽对他更是冷淡了,以前虽然俩人常说是武元熙克死了母亲,但答应了母亲临终前的嘱托——让他们好好照顾小弟武元熙,因此他们对武元熙虽然冷淡,但也不让别人欺负,现在武元熙和杨氏亲近,在他们眼里就是背叛了母亲,俩人一见面就对武元熙冷嘲热讽的,因为顾忌杨氏倒也不敢欺负,而武元熙本来就不是他们的真正弟弟,虽然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但也疏远了,而这一年正好是武德七年,此时武元熙的便宜爹担任利州都督。
作者有话要说:故事要开始了,下面主角只叫武元熙了。
☆、第 3 章
武德八年发生了几件对武元熙一家影响不大不小的事件,首先是六月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其兄建成弟元吉,被立为太子,接着八月,高祖李渊传位太子李世民,为太宗。新皇登基,武元熙的便宜爹武士彟身为荆州都督要进京朝贺,杨氏携武元熙和俩个女儿随同进京。
这时武元熙已经开始习武近半年了,说起习武这件事来,我们的武元熙同学真是满腹悲伤无处述说,想当年看小说时对古代各色美男没少向往,现在自己有机会过把瘾当然不能错过,立志做一个丰神俊逸,温文尔雅的翩翩贵公子,分析了所处情势发现此时大有可为,第一,他的便宜爹是朝中三品大员封疆大吏,杨氏又出身豪门望族,除去皇子王孙,身份也算还行;弟二,想她堂堂现代名校大学生在古代还不混的风生水起;第三,经过武元熙本人仔细观察——发现自己长得还算帅哥一枚,虽然还没张开,但也是正太一枚,将来发展大有可观。于是,武元熙同学开始努力了,不过没多久,我们武元熙同学就饱受打击了。
武元熙总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每部小说男主角必备素质,于是缠着周夫子(家里请的启蒙先生)学习,周夫子刚一听就乐了,要知道,武元熙的俩个哥哥武元庆和武元爽不喜读书,终日混混度日,好不容易有个愿意学的,虽然有点小,但贵在愿意学,于是周夫子满腔斗志,准备培养一个诗书礼乐样样行的得意弟子,很快,周夫子的热情被一盆冷水泼的灭灭的,诗,虽然武元熙会背几首,但好钢的用在刃上不是,就会背那么几首现在用了以后咋办?于是武元熙同学决定好好学习,可是对于偏科严重的理科生武元熙同学来说,什么仄出平对啊,什么对偶啊,之乎者也,绕的头都大了就是不懂,不过好在武同学记忆力不错,把那些拗口的句子硬生生的背下来了,但对于啥意思一问三不知,经过一段时日折腾,虽然不懂字义,但也没少认字,诗勉勉强强凑合,慢慢学呗;书,说道这个我们武元熙同学对钢笔怀念那个深啊,想当初,在理科班,武元熙的字也算数一数二的,结果现在大多字不认得也就算了,但是那歪歪扭扭的字算怎么回事啊!更要命的是因为钢笔字的影响,武元熙同学掌握毛笔比别人多花了俩倍的时间,更别说些好看了;礼,周夫子本身也不擅长,就先放一边了;说到乐,武元熙同学彻底垮下了脸,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