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到山头边缘,眺望远处——山脚下蜿蜒着一条小河,像条银色的带子,可惜离山脚还有两里地,要引水上来确实不容易。
“那河叫啥名?”赵国强指着远处的小河问。
“当地人叫它‘古洞河’,水是从深圳流过来的,常年不断,就是离山太远,以前有村民想挖渠引水,没挖一半就放弃了。”
李卫东跟上来,喘着气说,“您看这第二座山,比第一座还陡点,山坳里有几块稍微平整的地,以前有人搭过茅草棚,后来也荒了。”
赵国强走到第二座山的山坳里,蹲下身仔细看了看土壤——表层是松散的砂土,往下挖几厘米,能看见夹杂着细小的碎石,确实不适合种庄稼。
但他的目光没停在土壤上,而是扫过整个山坳的地形:山坳三面环山,只有一个出口朝向小河,若是推平,刚好能围成一块封闭的区域。
“第三座山呢?”赵国强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
“在后面,跟第二座山连着,山顶有块挺大的平地支。”李卫东领着他绕到山后,果然看见第三座山的山顶是一片开阔地,约莫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站在上面能俯瞰整个古洞村的全貌,“您看这视野,要是盖房子,能看见远处的深圳河。”
赵国强站在山顶,风比山下更烈,吹得他的衣角猎猎作响。
他从东到西走了一圈,脚步放慢,时不时停下来观察地形:哪里有陡坡,哪里有凹陷,哪里适合开入口,哪里适合建排水渠。
李卫东跟在后面,不敢打扰,只看着赵国强的目光在荒山上扫过,像是在丈量什么宝贝。
“这三座山,有没有地下暗河或者泉眼?”赵国强突然问。
李卫东愣了一下,连忙回答:“没听说过有泉眼,不过去年雨季的时候,第二座山的山坳里积过水,后来没多久就渗下去了,应该是砂土透水快。”
赵国强点点头,又问:“产权人是谁?为什么要卖?”
“产权是古洞村一个姓陈的老华侨的,他爷爷辈在这儿买了地,后来全家移民去了加拿大,这地没人管,荒了快十年了。
去年他回来过一次,说年纪大了,不想再留着这块没用的地,就委托中介行卖,开价一百二十万港币,挂了三年都没人问。”
李卫东说着,从包里掏出产权文件,“我查过了,产权清晰,没有抵押,也没有跟村民的土地纠纷。”
赵国强接过文件,翻了几页,目光停在地块面积那栏——两百一十七亩,不少了。
他抬头看向远处的古洞河,又低头看了看脚下的砂土,嘴角微微勾起:“这地,我要了。不过价格得谈谈,一百二十万太高。”
李卫东眼睛一亮,连忙说:“我跟产权人联系过,他急着脱手,要是您真心买,我再跟他砍砍价,说不定能降到一百万以内。”
“不用,就一百万。”赵国强把文件还给李卫东,语气笃定,“你跟他说,一周内办完过户手续,我一次性付清全款。要是他同意,现在就签意向书;要是不同意,我再找别的地。”
李卫东没想到赵国强这么爽快,连忙点头:“我这就联系他!陈老先生肯定愿意,他之前跟我说过,只要价格差不多,能尽快卖掉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