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和小李子面面相觑,炉灰?
这掌柜的,又是唱哪一出啊?
这事儿,怎么看都跟酒馆的生意,跟那什么预征,扯不上半点关系啊!
他们心里疑惑,可陈皓的命令,他们是不会违抗的。
“掌柜的,这……这炉灰有什么用啊?”小李子忍不住问了一句,带着点儿小心翼翼,又带着点儿孩子气的好奇。
陈皓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眼神深邃地看向窗外那片漆黑的夜空,声音低沉得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整个世界宣示:“我们要证明的,不是谁贪了钱,是谁吃了人。”
这话一出,柱子和小李子心里更没底了,可看着陈皓那份决绝,他们也只能把满肚子的疑问,都咽了下去。
随后,陈皓没等天亮,便独自一人,带着收集来的一部分炉灰样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皓记。
他要去的,是京城北郊那片破落的小巷,柳婆婆的住处。
那老妇人,平日里神神秘秘的,却是整个京城地下情报网的关键人物,更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人脉。
“柳婆婆,可否帮个忙?”陈皓递上一个沉甸甸的布袋,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炉灰样本,有些黑亮,有些灰白,还有些带着未燃尽的炭块。
柳婆婆那双浑浊的眼睛,在昏暗的油灯下闪烁了一下。
她看了看陈皓,又掂了掂那布袋,什么也没问,只是点了点头,声音沙哑得像风吹过枯叶:“老身认识北岭的老窑匠,他们对这东西,可比咱们这些凡夫俗子清楚多了。”
三天后,结果出来了,这份报告,简直让人毛骨悚然。
京城里八成百姓家里的民炉灰,都含有一种叫做“青冈岩粉”的东西!
这玩意儿,只产自南陵那片被划为禁山的区域,历来都是专门用于皇木运输时的防滑铺料。
寻常百姓烧的炭火里,怎么会混进这种东西?!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那些被冠以“贡炭”名义,强行摊派给百姓的炭,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它们只不过是权贵们夹带走私皇木的伪装!
真正的皇木被偷运出去,而百姓们却要为这些掺了土、混了石子的劣质炭,付出高昂的炭税,甚至搭上性命。
徐阶,这位国子监的文书官,平日里温文尔雅,清流中坚,此刻却感觉心头像是压了一块巨石。
他整理着“记忆审判”首日那些老人们的录供,一句句“冬天烧炭不出热”的抱怨,此刻与那份触目惊心的炉灰报告交织在一起,让他猛然间顿悟了。
所谓炭税,根本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朝廷强迫百姓购买的“官炭”,本质上都是掺杂了煤矸石的劣质品,而那些真正的好炭,早就被这帮贪官污吏倒卖换成了白花花的银子!
这是何等丧心病狂的勾当!
他连夜提笔,洋洋洒洒地撰写了一篇名为《伪炭辨》的文章。
文章里,他不仅附上了炉灰的化验记录,更把那些老百姓声泪俱下的口供,一字不差地誊写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