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全本完结免费 > 第281章 你不体面别怪我们帮你体面(第1页)

第281章 你不体面别怪我们帮你体面(第1页)

祖大寿没想到自己还能有被起复的一天。在京师的这两年里,他夹着尾巴做人,在京师广置田产,新纳了几房小妾,在朝政、军事上则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他在北京新买的院子从早到晚都大门敞开,房子原本自带的照壁也被他砸了去,以至于大街上的人可以从门外直接看到他家的正堂。

他的做法确实符合受到君主猜忌的大臣的一贯做法,但很可惜,他遇到的主君是朱由检这个脑回路有些清奇的家伙。

朱由检看他不顺眼:什么货色也配玩开门避疑?!自比张良、郭子仪,你祖大寿配吗?!而且,你好有钱哦,现在晒非法收入都不避着点人了吗,演都不演了,你让底层的百姓怎么想?!

考虑到当前的局势,祖大寿投建奴的可能性已经降低到一个安全值内了,朱由检干脆让他滚去干活,顺便把他在锦州城的那帮祖家嫡系带去,腾笼换鸟,方便曹文诏净化队伍。

人其实还是原本锦州的班底,只是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拨人进行物理切割,减少内讧。

朱由检安排祖大寿去接手广宁城,熊兆璧则在城外屯田。临行之际,祖大寿刻意找上熊兆璧,说要与之同行。祖大寿能屈能伸,虽然他的官职要高得多,但他是来放低姿态和熊兆璧攀关系的。

祖大寿不胜唏嘘地说道,他当年在熊廷弼手底下做事,得到其‘骁勇善守’的评价,被熊廷弼赏识,而后他才能步步高升。他当即表示,如果熊兆璧遇到什么困难,大可来找他帮忙,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来问他。

熊兆璧很疑惑,这位他父亲所谓的旧部说这些话到底是什么用意,若是祖大寿真的挂念他父亲的提拔之恩,也不会这么多年对他们一家不管不顾了吧?熊兆璧是话说得少,又不是傻!

“唉,我其实很羡慕你啊!别看你现在就只是个千户,可谁都知道,只要吃了陛下的青云宴,那便是简在帝心的证明,即便一开始的官职不太高,往后必定会青云直上的啊!”祖大寿有些酸溜地说道。

“青云宴是什么?!”熊兆璧疑惑道。

“你连这个都不知道?!”祖大寿发出尖锐爆鸣。

熊兆璧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在下在京的这几年,甚少与同僚往来,对于京城的这些秘辛,不甚了解。”

祖大寿也是无语了,他摆了摆手说道:“这不是什么秘辛,就连市集的小老百姓都知道,陛下请你吃的那顿饭,就是青云宴。”

“陛下未曾赐膳。”熊兆璧实话实说道。

“啊?!”祖大寿愣住了,他忙问道:“陛下不是私下召见你了么?”

“是的。”

“这…”祖大寿有些懵,下意识问道:“陛下都与你说什么了?!”

熊兆璧沉默。

“额,是我多嘴了,我这,我这也是关心则乱,关怀则乱嘛。其实如果不涉及机密,你也是可以和我说说看的,我毕竟比你多吃几年饭,你初入仕途,容易行差踏错,以我与你父亲的关系,你我大可以叔侄相称的嘛。”

祖大寿挤出笑容打圆场,面部肌肉都快抽筋了,也没有得到熊兆璧的回应,这可是连皇帝都觉得头疼的闷葫芦,他祖大寿又能如何?!

见熊兆璧依旧三缄其口,祖大寿面上的表情消失了,他借口说有事先离开了,让熊兆璧记住他的话,大家就算不计较私交,也算是同地驻守的友军,自当多多合作。

转过身后,祖大寿面上的表情化为阴郁:他一个小小千户,能有什么秘密好隐瞒的?这小子一准是皇帝派来监督他的,看来他终究还是得不到皇帝的信任啊!

祖大寿感到无比的憋屈,要说他祖大寿也是骁勇善战之人,他们关外的这几个总兵都封了伯,然而人家赵率教的这个平辽伯无上光荣,他的这个伯反倒像是被施舍的,让人看不起!

人家赵率教眼看都要封国公了,他却白白荒废了两年的光阴,只有髀肉复生,皇帝何其的不公啊!

“千户大人,这祖大寿的名声可不太好,大人被陛下信重,前途无量,还是少与此等之徒往来比较好。”熊友义忍不住出言提醒。

熊兆璧脸上罕见地露出一丝笑容,他点了点头说道:“族兄所言极是,我有分寸的,只是不知靖奴伯做了何等德行有亏之事?!”

熊友义忍不住摇了摇头,此等事都要问他这个刚刚进京的人,看来他的这个族弟确实需要他多多帮衬着才行啊,这对于官场、朝局之事也太不敏感了!

他又想起了自己的族叔,心中更加哀叹不已,这父子两人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熊兆璧虽然不像他父亲那么嘴臭,但他不说话照样能把别人给噎死,官场终究得是八面玲珑之人才能够混得开的啊!

“传闻,祖大寿跟建奴有不清不楚的关系,他曾经想要投敌!”熊友义压低声音说道。

“不能够吧,自天启七年以来,辽西的局势一直都很稳定啊,锦州亦未曾有陷落之虞,祖总镇为何要投降建奴呢?!”说起兵事,熊兆璧的话也多了起来,整个人变得生动了许多。

“额,这我就不知道,反正大家都这么说,正所谓空穴不来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嘛。”熊友义带着几分怯意说道。

往熊兆璧一家靠拢,这是他媳妇的意思,熊友义本人其实是不想离开江夏县的。

一个是他本身比较怕死,觉得做官的人兴也忽焉,亡也忽焉,况且还要去关外,这很显然有些前途未卜,这是他的私心;

另一方面,善良的他总是喜欢为别人着想,他觉得自己的学识浅薄,能力有限,并不能有效地帮助自己的这个族弟,他害怕自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但没办法,媳妇不甘平庸,倒逼着他做出了选择。

而王氏的想法很简单,她没有拿那二十两银,睡觉的时候都因为后悔而辗转反侧,她的这个族姑都要举家迁往京师了,她如果再不跟上,那就什么都没有了,那二十两银子被她视为沉没成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