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爱卿,有本要奏,无事退朝。”李万年扫视下方群臣。
郑浑今天也来了,可是郑澈没来。
谁都知道,郑浑被刺杀的事情,所以,皇帝没来之前,他们都对郑浑嘘寒问暖起来。
“陛下,臣有本要奏。”苟杵走上前来。
“苟爱卿,请讲。”李万年道。
苟杵拿着笏板,恭敬道:“陛下,兖州灾情越发严重,赈灾使臣已经去了一个月了,还是不见成效,微臣请求改派他人前去。”
上一次,苟杵就已经说过这个问题了。
苟杵这人还是不错的,身为大臣,心系百姓。
但不知为何,生了个苟言那种败家子。
也算家门不幸了。
“苟爱卿,有何良策吗?”李万年问道。
“这……”苟杵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如果有好的计策,就不会在这里说了。
“各位爱卿,你们有什么计策吗?”李万年又问其他大臣。
其他大臣也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根本没有计策。
谁都知道,兖州现在是个大漩涡。
谁也不想染指。
不然轻则毙命,重则满门抄斩。
“既然大家都没有好的计策,那就先不谈这件事了,等各位有了计策,再来上奏。”
看得出,李万年也对兖州一事非常头疼,甚至都不愿意去管这件事了。
所以每次上朝,他都不提这件事。
群臣听到这话,也都不再多说。
郑浑咬了咬牙,走上前:“陛下,兖州水患一事要解决!”
郑浑本来就是最近几天,朝廷的风云人物,他一站出来,所有大臣都看了过来。
李万年也挑了挑眉毛,不动声色:“郑爱卿,朕自然知道,兖州水患需要及时解决,可是,解决水患,需要天时地利,如今两者不占,就算古时候的能臣来了,恐也无计可施。”
郑浑看到群臣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就气不打一处来。
“陛下,微臣请求前去,定能把兖州水患治理好!”
郑厚今天上朝,一直处于一种佛系的神态,骤然听到这话,整个人都身躯绷紧,神色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