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那杨广迁都洛阳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赵煦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史书中只说杨广迁都耗尽民间之力,所以绝大部分都是负面的评价。
他还是有些不太相信杨广只是为了奢华享乐才会迁都洛阳。
毕竟杨广早期别管怎么说,还是有些雄心壮志在的。
任小天细细思索了一阵后说道:“总的来说是有利有弊吧。
其实这事的正面影响还要大过负面影响。
首先洛阳地处中原腹地,后又连通大运河,成为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
秋收后的粮食往往能通过各种途径第一时间运抵洛阳,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以及途中的消耗。
诸位想必也都知道,在南北朝时期长安所处的关中一带粮食减产是常有的事情。
而洛阳附近就很少发生灾荒之事。
综合考量的话,单从粮食供给这一方面洛阳就要略胜于长安。
其次杨广选择迁都洛阳也是为了尽可能的削弱关陇世家在长安的影响力。
众所周知,关陇世家自魏晋南北朝时开始崛起,到了隋唐之后影响力那可谓如日中天。
杨广为了加强君主中央集权,迁都洛阳也能削减世家在新都的控制。
这也能为他更好的掌控权力提供了帮助。
最后就是洛阳不比长安,这里远离边陲。
这样隋朝最大的敌人突厥就无法突袭都城。
就算突厥将长安拿下,那也还有潼关这座雄关在。
到时候杨广完全可以集全国之兵击退突厥。
进可攻退可守,实为稳固统治之措。”
赵煦恍然的点点头道:“如此说来,杨广迁都洛阳倒是件好事喽?”
任小天不禁笑道:“我刚说了这事有利有弊。
弊端其实我也说过了,那就是杨广他太心急。
这么浩大的工程他居然用了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就修建完毕了。
期间民夫劳役们要多付出多大的精力可想而知。
这中间又会死去多少人,恐怕也是个难以想象的数字。
咱们再来对比一下我四哥修建北平紫禁城。
紫禁城的规模那可比洛阳小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