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在一旁看的心惊胆战。
虽然宇文述的地位不能和他相提并论,但是杨广对宇文述的态度还是让他有了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何况这个“髡人”(髡刑,即剃短发)说过,自己的儿子杨玄感也造反了。
以他对杨广的了解,他将来肯定是不会放过自己的。
而且也不要指望杨坚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
看杨坚之前对自己冷嘲热讽的态度,似乎对自己也是很不满意。
难道自己谋划这么久,扶植杨广上位之后反而让自己死的更快了吗?
“哈哈哈!枉朕视他们为肱骨,没想到背叛朕的也是他们!”
杨广仰天悲呼一阵后用怨恨的目光看向杨素。
杨素心里一个突突。
果然是要来了吗?
这时任小天站出来摇头道:“何止是他俩?
满朝文武放眼望去,又有几人是真正忠心于你的?”
李世民叹了口气说道:“炀帝满朝大多为佞臣,但也并非没有忠于他的大臣。
就比如右屯卫将军独孤盛、右骁卫将军赵才、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以及河东郡守尧君素。”
柴荣闻言顿时附和道:“独孤盛真义士也。”
独孤盛在隋末时虽然名声并不怎么响亮,但却是一个极为忠君之人。
司马德戡和宇文化及谋害杨广,随即让同党裴虔通驱赶驻守宫门的禁军。
独孤盛闻听消息后立刻赶往质问裴虔通,却得知了杨广被杀的消息。
裴虔通劝独孤盛说杨广已死,此事和将军无关,将军不要轻举妄动。
谁知独孤盛是个刚烈的汉子,当即就把裴虔通骂了个狗血淋头。
然后也来不及着甲便和裴虔通部下战在了一起,最终因力竭而死。
来护儿也是在入朝时被叛军所擒,拒降被杀。
赵才虽幸免于难,但也因此被流放。
李世民虽没有说话,但他内心中更为认同的人是尧君素。
尧君素与其他几人不同,他并非是在杨广身边为官。
李渊起兵之后,河东的尧君素是阻挡唐军东进的第一线。(今运城)
他和好友屈突通共同抵抗唐军。
屈突通战败被俘,之后投降了大唐。
之后屈突通来到城下劝降尧君素,反被尧君素痛骂的无地自容。
后来李渊让尧君素的夫人去城下继续劝降。
尧君素根本不为所动,甚至张弓亲自射死了自己的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