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对此也是大力支持的,他认为辽国强横在于骑兵太多,一纸动员令下,七八十万控弦之士一拥而上,谁都受不了,大宋的财政就是再好,玩职业士兵的,永远也不可能养出这么多的数量。
马这玩意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步兵并不是不能对付骑兵,但一定要经过严格且长时间的训练,而会骑马的牧民,拿起弓来就能打,打不过还能跑,这也是辽国真正的杀手锏,宋军其实是没有应付的办法的,总不能为了应对辽国的动员令,时时刻刻常备一支八十万人的禁军吧?
这不是纯特么在扯犊子么。
但好在老天还是公平的,辽军虽然有马,但平原地带不产硝石,而硝石这东西可以制成火药,赵匡胤以为,大宋的禁军不可能永远强悍,二十万步卒去对付八十万骑兵,再怎么精锐也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火药,和火药衍生武器或许才是对抗辽国真正的神兵利器。
我有敌无的东西,必须要大力的去发展,反正这两年大宋的财政状况已经好多了。
见这东西好像终于能在野战之中有点用了,赵匡胤也是连连点头赞叹道:“此物放置于枪林之后,盾阵之前,对付骑兵确有奇效,就是……成本贵了一点,一次性用的,不能装填,一场战斗也只能使一发。”
然后拎起来赵德昭又打:“那你也不能在宫里试啊!还把宫殿都给点了,伱知道损失了多少钱,闯了多大的祸么?!”
一边揍,赵匡胤都有点忍不住要老泪纵横。
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人,整天脑子里不想着玩姑娘,光特么想着玩火药,这不是有病么?
赵德昭喜爱火药,其疯魔程度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若非是赵匡胤强制要求他每天晚上都必须回宫里睡,可能半个月也见不着他一次。
然而即便是如此,他也不怎么老实,在宫里的时候也会忍不住琢磨火药研发的事儿,有时候还会将火药带回宫里来琢磨,性质上来了还会上手做,做完之后直接就要宫女太监们帮着试试效果,也是有的。
因为他实在忍不住。
说个恐怖的故事,赵德昭宫里的所有宫人,不管是宫女还是太监,没有一个是不会玩火药的。
正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如今,鲁王好火药,宫里哪个月不炸死三两个,赵匡胤就算是严令严令再严令,绝不允许宫人在宫里玩火药,但也架不住大家偷偷琢磨,总有那胆子大的人,会变着花样的去讨赵德昭的欢心。
反正赵匡胤仁德的很,几乎不杀宫人,若是因火药之事受了责罚,说不定还能进鲁王殿下的眼。
连赵光美都对这赵德昭的魔怔感到惊奇,曾几何时,他还真怕这赵德昭会卷进这场储君争夺战中成为他的对手,但是现在,他已经完全不担心了。
大哥只要脑子没被驴踢了,就绝对不会把江山传给这个儿子了。
当然,原本赵光美是打算等自己继统,或是百年之后,将商行的重担交到赵德昭手里的,结果现在,他也有点不敢了。
害怕这二货把商行给炸了。
想了想,赵光美劝说道:“算了吧大哥,昭儿他喜欢火药,总比喜欢吃喝嫖赌强,他心里还是有分寸的,试验的时候都是用工匠,或是宫女太监们自告奋勇的,我听说他每次都躲得远远的,他又不傻……吧。”
却是想起了昨天那根火折子版本手榴弹,忍不住有点心有余悸。
“哼,都赖你,非得把那火药司交给他来管,他这个岁数,应该学习六经和治国之道才是对的。”
“学那个,那还莫不如吃喝嫖赌呢。”
“…………”
赵德昭也是鬼精鬼精的,道:“三叔主动进宫,肯定是有很重要的正事儿要跟爹说,我,我先走了哈,火药司那边今天还有事儿呢,对了三叔,火药司昨天接到了一批来自大理的硝土样本,品质上,比关陇和川蜀的都好,提纯更容易,且产量也更大,爹,我还是那个态度,大理必须要打,不打不行。”
“你赶紧给我滚,军国大事还轮不着你来建言献策呢。”
然后,赵德昭就撅着屁股一瘸一拐的跑了。
“居然还跑得动,大哥你这也没下死手啊。”
“屁话,我这是亲儿子,你,又是什么事?”
“哦,新政的章程,给您看看,二哥跟我说,他打算要推了。”
“现在?”
赵匡胤诧异地道:“你那个新政的章程,若是正式开始推行的话,怕不是要天下大乱,杀一个人头滚滚的了,现在?是好时机么?西北还在僵持,川蜀才刚刚平定,臭小子还想要打大理,这个时候搞得内部不稳,合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