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对朝廷而言,也有益处。”李北思索了一会,反问李世民,“殿下觉得,民税征收多,还是商税征收的多?”
李世民了解过税收。
隋朝是怎么没的?
不就是因为苛捐杂税,再加上劳役。
导致百姓不堪重负,怨声载道。
有隋朝这个前车之鉴。
他对税收这一块,是很了解的。
甚至为了避免重蹈覆辙。
自李渊称王以来,他就不停劝说李渊,不要有各种苛捐杂税。
要让百姓休养生息。
自李世民掌握实权后。
他还颁布各种关于给百姓减负,以及减少税收的政策。
虽然如此,但民税比商税征收得要多。
毕竟基数摆在那里。
再者,自古以来,压根就不重视商。
以重税,身份低下压之。
导致商人偏少。
市场更多的是百姓摆个小摊,贩卖作物。
李世民不假思索的说道:“民税居多。”
听到这话,李北皱了皱眉。
怎么是民税居多?
按理来说,不应该是商税居多吗?
他带着困惑,询问李世民,“敢问殿下,商税是以何等方式征收?”
李世民想都不想,直接回答道:“商贾入市,征收入市税,若是安置店铺,则征收店铺税。”
没等李北多问,他提醒道:“此二类税收颇重。”
他也想改革这两样税收。
尤其是听完李北解释市场经济流通那番道理后。
他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一种全新且奇妙的知识,让他对于商,有了全新的定义。
李世民对李北接下来想说的话,抱着期待。
故而不等李北提问,主动开口。
李北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
这两种税收,提高百姓成为商人的门槛。
这种环境不利于百姓从商。
也有碍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