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不知赵康心中所想,继续说道:“更何况,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突厥与大唐相邻,大唐如今平定了天下,强盛也只是时间问题。突厥怎会放任大唐强盛下去?”
赵康陷入思索。
他突然感觉李北说得很有道理。
大唐和突厥就像邻居。
突厥是少年,大唐是幼童。
少年经常勒索幼童,并且时常欺负一下。
那么问题来了,少年会放任幼童长大?
或者长得比少年更高,比少年更壮?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李北的话,在赵康看来,很有道理。
李北继续说道:“叔父,玄武门之变,大家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大唐与突厥甚远,若是此事传入突厥耳中。突厥定然以此为借口,进犯大唐。大唐刚休戈养民,且大部分军力分散他处。突厥若是率大军进犯,北地如何能守得住?”
他笃定道:“侄儿断言,太子殿下登基之时,便是突厥进犯之时。到时叔父焉有命存?”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赵康死死盯着李北,“这些话,谁教给你?”
李北察觉到赵康的眼神,憨憨笑道:“这些话乃是梦中仙神所授。”
“撒谎。仙神为何不授陛下,偏偏授你这个憨傻痴儿?”
赵康开口说道:“我也不管你从何处得知。反正北地,我是肯定要去的。突厥不来犯,我要去。突厥来犯,我更要去北地。我乃大唐军士,大唐乃是我们这些军士浴血奋战而来,怎可看突厥蛮夷随意践踏?突厥若敢来犯,定然要他们有去无回。”
“叔父!你怎这般顽固不化?突厥自会有人收拾。多你不多,少你不少。”
“我不去,他也不去。那谁去?再者,军令如山,岂容儿戏?”
赵康无心和李北再谈论这些,“不谈这些,此乃军机大事,不是我所决定,也不是你这个憨傻痴儿能评头论足的。”
“叔父!”
赵康摆了摆手,示意李北别再说下去了,他岔开话题道:“这巡街武侯,你当得如何?”
他打量一番李北,“穿上这件衣服就是不一样,整个人都英俊了不少。有我当年的风采。”
李北没有搭理他。
他还在介意赵叔非要去北地的事。
赵叔虽然不是父亲,却给了他很多的关怀与照顾。
在李北的记忆里,充当了父亲的角色。
去北地,完全是送死。
他都如此劝解了。
可赵叔还是执意前去。
这不是辜负他的一番好意嘛。
李北生着赵叔的闷气。
感觉赵叔就像一些固执而又古板的家长。
从来不听孩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