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
以后洪家再敢踩红线,就不是
“警告”
这么简单了。
y
市政协的小楼藏在老城区的巷子里,比起市政府大楼的气派,这里显得格外安静。
陈炜提着一个半旧的公文包,走进三楼的一间办公室,里面只有一张单人桌、一把椅子,还有一个小小的文件柜,比他之前的市长办公室小了整整一半。
“陈主任,这是您接下来要负责的‘文史资料整理’工作,有什么不清楚的,随时找我。”
政协办公室的科员把一摞泛黄的旧档案放在桌上,语气客气却带着疏离。
陈炜点点头,看着桌上的档案
——
都是几十年前
y
市的老照片、旧报纸,和他之前天天打交道的
“经济规划”“项目审批”
完全不沾边。
他心里说不清是庆幸还是失落:庆幸的是,洪晓没把他收礼的事供出来,他没被查、没被抓,只是
“调整岗位”,算是捡了条命;
失落的是,他这个曾经的
y
市市长,没来得及实现自己的经济抱负,就被塞进了政协,提前过上了
“养老”
生活。
他拉开公文包,拿出那份曾经没来得及实施的《y
市跨境电商产业园规划草案》,轻轻放在档案旁。
草案的封面已经有些磨损,上面他用红笔标注的
“重点推进”,如今成了再也实现不了的遗憾。
他想起自己刚当上市长时,站在市政府广场上对市民的承诺,想起和团队去沿海考察时的意气风发,再看看眼前的旧档案,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喘不过气。
“能保住身家,就不错了。”
陈炜拍了拍草案的封面,像是在安慰自己。
他知道,省委调他去政协,不是
“重用”,是
“隔离”——
他们清楚他和洪家的往来,只是没证据查他受贿,便用这种方式把他从权力核心踢出去,避免他再和洪家牵扯。
他打开档案,开始整理那些旧照片,指尖划过几十年前的
y
市街景,心里默默接受了这个结局:
比起坐牢,政协养老,已经是他能拿到的最好结果。
玉兰花还在落,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