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受不了武懿宗的刁难,没少与武懿宗争吵,武懿宗往往以此事进馋言,令李旦吃过不少亏。
“父王,我以为我们不仅不能轻车简从,反而应该大张旗鼓。”李隆基语出惊人。
“大张旗鼓?”李成器、寿昌公主他们的眼珠子差点掉在地上了。
“三郎,休得胡言。”李旦脸色一沉,轻斥一句。
为了不被武氏针对,李旦一向低调,连皇嗣的仪卫都没使用。就算是这样,武懿宗仍然要针对李旦,百般刁难。要是大张旗鼓,那还得了?
“父王,我问你,就算我们不惹事,轻车简从,姓武的就会放过我们么?”李隆基问道。
“不会。”李旦愣了愣,道。
“肯定不会。”李成器更加笃定。
李旦这个皇嗣,就是武承嗣、武三思这些武氏子弟的眼中钉,肉中刺,无不欲除之而后快,就算李旦再低调,他也要对付李旦一家。没事要找事,鸡蛋里也要挑出骨头。
“我们轻车简从,他要对付我们;大张旗鼓,他也不过是对付我们,我们为何不大张旗鼓呢?”李隆基反问一句。
“这……”李旦的嘴巴张得老大,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李成器、寿昌公主他们也是惊愕不已。
武懿宗存心要对付李旦一家,忍让没用,低调没用,既然如此,何不高调呢?
低调不成就高调!
就是这么简单。
“这似乎,好象……”李旦的眼中精光闪烁,明灭不定。
“这么明显的事情,还用得着犹豫?”李隆基有些无语。
“来人……”猛然间,李旦昂起了头颅。
第十三章 武三思
第十三章武三思
东宫中,一片忙碌景象,太监、宫女、杂役奔走不停,却是个个脸上挂着喜悦。
不为别的,只因为李旦下旨,要他们准备太子仪卫,这次朔日大朝会,李旦决定要大张旗鼓而去。
这消息传开,太监、宫女、杂役,以及护卫,个个欢喜难言,大有扬眉吐气之感。
自从七年前被武则天废掉后,李旦一直小心谨慎,很是低调,很少用到太子仪卫,这令太监、宫女、杂役以及护卫对他大为失望。今天,李旦终于壮起胆儿,要大张旗鼓去参加朔日大朝会,他们打从心里赞同。
谁愿意跟着一个软蛋的主子呢?谁不想主子英武了得呢?
李旦身着太子冠服,颇有威仪,在李成器、李成义、寿昌公主和李隆基这些子女的陪同下,大步而来,气势不凡。
李旦放眼一扫,只见太子仪卫数百人,煌煌气象,大为不凡,不由得挺起了胸膛。
“外办!”左庶子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模样周正,扯起嗓子喊礼。
护卫翻身上马,昂头挺胸,目视前方,气势不凡,如同千军万马。
驾车的仆役快步登上车辕,左手执缰,右手执鞭,只等李旦登车,就要出发。
“请皇嗣升车!”中允上前一步,来到李旦面前,冲李旦见礼。
李旦甩甩袖子,昂起头颅,精神抖擞,快步来到车驾前。一个太监忙趴在地上,四肢着地,李旦踩在他的背上,登上了车驾。
站在车驾上,李旦眼睛明亮,意气风发,扫视一阵,这才进入车厢。
“请发!”中允接着喊道。
“驾!”驾车的仆役一声喝斥,手腕一振,马鞭抽在拉车的骏马身上,骏马撒蹄便奔,车声辚辚,车驾启动。
太子太傅乘轺车训导,太子少傅乘轺车训从。
紧跟而出的是率更令、太子詹事、太子太保、太子太师,这些东宫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