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武动天河听书 > 第299部分(第3页)

第299部分(第3页)

大唐东北部,乾州边境。

在这片大唐国土地之上,一支军队已经悄然集结起来。

而百姓们在疑惑,出云帝国并没有对大唐做出犯边之举,这里为何要集结起一只军队。

只是当第二日百姓们听闻东北的三州三岛,在一夜之间均被一支军队控制,并且诛杀了大批的反抗的官员之后,这批军队又继续挥师西进,向大唐边州与宣州境汹汹而去时,人们才知道,有人造反了,而这大唐国,也要变天了。

……

而与此同时,在大唐宣州官道之上,数辆马车在数百名黑甲军的护送之下在奔行急驶着,他们的方向,正是乾州。

只是人们不知道。在那马车当中的人,此时他的心中,早已带着满腔的怒火,他敢不得立即赶到乾州边境与那支军队会师,再杀回京师,夺了这大唐江山,以改朝换代。

此人,正是被皇帝以谋逆的罪名诏告天下,收回兵权,削去爵位,扁为平民并赐死,但却在许多高手的掩护下逃出京城的肃靖王……唐肃离。

这位王爷如今走到这一步,他心中充满了矛盾,他即悔恨不该冲动失去理智,做出人神共愤的事情,自己将自己逼入绝境,使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布局,付之流水。

但他又庆幸,目前他手中还有一支忠诚于他的军队,只要凭借这只军队,以他睥睨天下的军事战略眼光,以及领军才能,他依然能造就一只王牌之师,打下这东域天下,夺得那虚无缥缈,但却既得天下各个强大势力纷纷觊觎的帝脉之实。

在肃靖王的眼中,这天下是他的,那么天下人觊觎的帝脉之实,也应该是他的,在他心中认为,这帝脉之实,就是至高无上的权利地位,统摄天下皇权。

但是,许多人却并不这么想!

同时许多人心中都存在着这样一个疑问,这帝脉之实,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许多人想得到他?

阴云笼罩 第五三零章 帝逝

当天下再次陷入战乱。一个混乱的时代来临,有人王图霸业,有人处心积虑,也有人在这个大乱之年,依然安守着心灵的那片宁静。

唐京城,王宫。

皇帝自天坤殿之事后,一直很安祥,其实他的生命已在天坤殿时就走到了尽头,只是他明白了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还有他肩负的重担卸去后,在那种心灵的解拖中,反而又使他能够多享受几天的那种让他迷恋的宁静。

此时,皇帝身穿寻常百姓的布衣,静静坐在房中的病榻前,慈爱地看着自己疼爱的儿子。

太子唐灵山经数月的修养,伤势已经恢复,只是他的身体仍显得很虚弱,在皇帝来看望他的时候,他还在沉睡。

沉默之中,过了片刻,门缓缓被人推开。余庆走了进来,低声道:“皇上,马车已经准备妥当,可以动身了!”

皇帝沉默,依然看着儿子,缓缓从怀中取出一样他平时从不离身的饰物,放到儿子的枕边后,这才站起身,在余庆的搀扶下,最后看了儿子一眼,出门离去。

而就在皇帝离开的刹那,躺在床上的唐灵山突然睁开了眼睛,他取过枕边的饰物,眼角泪水滑落,怔怔望着那出门远处的背影,嘴中呢喃:“父亲,孩儿会为你,也会为唐氏做完最后一件事情!”

……

皇帝从侧门悄然出了皇宫,马车驶在冷清的道路上,他望着窗帘外那萧瑟冷清的街道,他感觉这片热闹繁华的城市,如今被一种苍凉笼罩。

多活了几个月的他,已经不再留恋于世间的这种繁华,就算如今天下动乱,他已经是有心无力,他无法再撑起这份重担。

他只想寻找一片埋骨安魂的静土,正如他出身之时那般。生出旅途,也准备在最后一次心灵的旅途中,悄然而去。

马车缓缓驶出京城,向大东山而去。

已是晚秋时节,秋风瑟瑟,枯黄的落叶飘零,皇帝出神地望向窗外的景致,突然说道:“余庆,世人生来,就如这天地间的草木生灵,一秋之后,便是枯萎之后的新生,为何许多人执迷于长生,就如这草木,扶摇而绿一秋的鲜华,绽放他最顽强与旺盛的青春,点缀过这天地自然的芳华,他的生命,即使到了这寒秋枯竭,亦无任何遗憾了,他不需长绿!”

“就算是枯黄之叶。也是为了印证寒冬的来临,他依然有他存在的意义,这就是天地自然的一种循环法则,有人妄想破坏他,或许终看不到那枯寂之后的新生所带来的希望,人没有了希望,还能剩下什么?”余庆驾着马车,声音十分平和地道。

皇帝突然笑了,笑的是那般洒拖。

他放下窗帘,回想自己的一生,从老年,到中年,再到青年,一直到少年时代,他的一生都在为这片天下的安定而忙碌奔波。

终了,也不过是归于黄土,但他的一生,正如那寒秋之中的草木,默默在枯萎之后,去迎接新生……

这般想想,皇帝不由痴了,他脸上的那般笑容更盛,他在这种迷离之中,仿佛看到了自己少年立志时的情景,看到了懵懂之中,父母望着他时的那和蔼可亲的笑脸。

渐渐的,他觉得灵魂好像在孩童时与玩伴在一起时的欢歌笑语之中,渐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