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卡尔…阿尔巴切特;
7——亚瑟…杰克…沃克!
是的,亚瑟排名2009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7位,身家198亿美元。
在亚瑟的198亿美元身家中,除了价值7亿美元的布莱克本俱乐部之外,他其余的身家几乎都来自于投资互联网公司。
在it界,亚瑟被称为“地球上最厉害的投资人,没有之一”。
他投资的方式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简单粗暴”。
2000年至02年,互联网泡沫危机席卷全球,google也不幸遇难。当时正在伦敦闲聊的亚瑟听说了这件事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机会来了!
于是,他发动所有人脉,募集到了一笔基金来投资google。
钱到了,但事情发展并不顺利!
虽然当时google确实很缺钱,但在硅谷,那个时候拿外国人外行人的钱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所以,当亚瑟怀揣着2亿美元打电话给google时,听到的却是“我们对你的钱没兴趣”。
而亚瑟是真的很执着,一定要把钱投给google!
于是他当时直接买了张机票飞到了美国,终于在google隔壁的星巴克里约到了谢尔盖…布林!
作为投资人的亚瑟开出了这样的条件:2亿换2%”——2亿美元收购2%的股份,而且既不要优先股,也不要董事会席位,所有投票权全部送给ceo,纯纯的金钱交易。
谢尔盖…布林一听,惊呆了,这简直是天上掉下个金蛋,迅速带亚瑟见了拉里…佩奇,并很快签了投资协议。
毕竟,这样的投资协议,还不签,那就真的是傻了。
此事一成,便在投资圈炸开了锅。人们在嘲笑亚瑟无头脑,不顾基本常识,放弃了一个投资人该有的回报!
没想到这样的负面评论,竟让亚瑟在美国有了相当的知名度。不仅自己赢得了不少的朋友,还被邀请去投资其他的互联网未来之星,而数额均在数亿美元以上!
从社交游戏网站zynga到早期的团购网站groupon,从facebook、微信服务twitter到专业的linkedin,所有这些互联网公司都向他敞开了大门。
亚瑟投资这些公司的方式和投资google是一毛一样:出高价,并且不要任何决策权。
被亚瑟这样一搅和,硅谷的其他公司创始人也纷纷要和投资人讨价还价,要求享受同样的待遇!
这时人们才意识到,亚瑟用了一种新型的投资手法:
一是,放弃决策权的做法看似愚蠢,却有个立竿见影的好处,那就是什么项目都能投。
二是,别人投资的时候都得先选边站队,因为你投了一个公司之后,想再投竞争对手可就难了。
但亚瑟却没这问题。
于是亚瑟既投google又投百度,既投facebook又投twitter,既投阿里巴巴又投京东,虽然这些公司相互间掐得昏天黑地,但ceo和亚瑟都是哥们儿,听上去颇有点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感觉。
欧洲的互联网投资专家说:这是一位做事谨慎的投资人,他投资暴涨股份的时间并不算太早,他这样做是为了躲避风险。
亚瑟看似随意的投资实际上非常讲究,概括下来就是三条基本的准则:
第一:比较青睐新概念高科技公司;
第二:一般不投早期初创公司,;
第三:高额投资,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亚瑟说:能把公司做到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