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明1624最新章节 > 第129部分(第3页)

第129部分(第3页)

……

投票的阶段,朱由校只准备了半个时辰的时间,但最后却用了大半个时辰。这是贵族院第一次选举阁臣,议席们都还有点不太适应,在朱由校几次催促之后,投票才终于结束。

计票也采用的是公开的计票的方式,朱由校甚至准备了一个黑板专门用来计票。

孙承宗的票数一开始就遥遥领先,计票的工作虽才开始一半,但每一张票上都有孙承宗的名字,孙承宗第一个胜出是没有任何问题。

计票工作进行到三分之二时,李长庚、毕自严、温体仁几乎也已经确定了,让朱由校有所意外的是温体仁,温体仁现在是礼部侍郎,威望并不高,但他在当年钱谦益一案中,温体仁办得极得圣心。但温体仁这个人为人圆滑、城府深、老谋深算,尤其善于窥测政治风向,而且在历史上,他在崇祯时期担任首辅之后,曾经为阉党翻案。正是因为朱由校了解温体仁的这些特点,这次推选阁臣,朱由校才愿意让他试试,但根据朱由校推断,他可能是很难当得上阁臣的,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胜出了。

接下来胜出的便是黄士俊,而周延儒却是已被淘汰了,剩下的胡应台、周士朴、张延登、唐世济四人票数非常接近,一直临近尾声四人还很难看出胜负,只是唐世济稍微处于弱势。

最后,胡应台和周士朴两人才胜出,这两人在历史上的记载都不多,尤其胡应台是本次推选阁臣最大的黑马,他现在还只是南京兵部尚书,但却没想到胜出了。而周士朴胜出还能理解,他现在可是工部尚书。

最后经过贵族院的选举,七位阁臣已经全部确定,分别为孙承宗、李长庚、毕自严、温体仁、黄士俊、胡应台和周士朴七人。内阁组建完毕之后,七部尚书也再次组建,除了孙元化担任农部尚书之外,谢升担任吏部尚书,侯恂出任户部尚书,姜逢元出任礼部尚书,张凤翼出任兵部尚书,冯英出任刑部尚书,刘遵宪出任工部尚书。

内阁刚刚组建完成,就收到了西安都督府关于囊囊大福晋一事的加急文书。

“插汉乃元朝的正统嫡传,手握元朝的传国玉玺,插汉之事的处理事关整个漠南蒙古的稳定,绝不可草率行事。”孙承宗说道。

“插汉虽然已经十不存一,但却在蒙古各部及百姓心中有很高的威望,此事只能智取,武力强取是为下下之策。”李长庚也赞成道。

而朱由校此时正在想历史上皇太极是怎么做的,他只记得娜木钟最后改嫁给了皇太极,其余一概都不记得了。

“众位爱卿,你们认为朕娶了囊囊大福晋如何?”朱由校突然问道。

在大明一直就没用过政治联姻的方法,朱由校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众位大臣也是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大臣们不说话,朱由校就觉得这些大臣们看他的眼神都有点怪怪的,他赶忙解释道:“囊囊怀有身孕,朕也绝不是如此如饥似渴的人,朕只要一纸圣旨,朕一夜之间便拥有成千上百的美女,你们明白吗?”

大臣们偷笑着点点头,朱由校却是气得肉痛,心中暗道:“朕这一切都是为了帝国!”

“陛下的意思是联姻?”孙承宗微笑着问道。

“应该是说政治联姻。”朱由校强调道。

“政治联姻的确是上上之策,内蒙古藩司刚刚稳定,不能有任何的动荡,否则一切就都前功尽弃了,而囊囊大福晋出身高贵,是博尔济吉特氏,此次联姻可胜过千军万马。”孙承宗赞成道。

“既然如此,那下旨,朕答应娜木钟的要求,同时封其为贵妃,同时朕派使者迎娶娜木钟贵妃。”朱由校说道。

(本章完)

地址:

手机阅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兰岚谢谢您的支持!!

第三百三十七章 罢市

议完此事,朱由校突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在历史上,多尔衮差不多也在同样的时间找到了娜木钟,但却在一个多月之后才找到额哲,从时间来说,是有问题的,朱由校推断当时娜木钟为自保也向皇太极提出了条件才耽误了这么长的时间,朱由校瞬间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

“税制改革的事情现在应该如何处理?”朱由校问道。

“陛下曾言税制改革三年走完三步,但臣以为税制改革今年便可走完剩下的两步。”温体仁说道。

“温爱卿认为收取资源税和提高商税可以同时进行?”朱由校问道。

“陛下,不可。”孙承宗抢先说道。

“吾师,为何不可?”朱由校问道。

“万历年间,矿税流毒之深,使得民怨沸腾,数次激起民变。臣认为税制改革切不可操之过急,还是要逐步进行,朝廷可以先提高商税,待到明年税务局完备之后,再实行资源税。”孙承宗说道。

“当年矿税祸害民间,只不过是先帝用人不当所致,跟矿税本身并无瓜葛,既然吾师要先实行提高商税的政策,那就按吾师的意见来办。至于资源税,就等税务局完善之后再征收资源税。”朱由校同意道。

……

朱由校给娜木钟的圣旨抵达西安府的时候,娜木钟率领一千五百户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