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一开始《大明儒报》就不是《大明帝国报》的对手。
《大明帝国报》背后站的皇上,而《大明儒报》后面站得却是一众保守的儒家代表人物,他们拥有强大的号召力,在人数上朱由校虽然暂时处于劣势,但朱由校有朱由校的优势,他是皇帝这是他最大的优势,他还有强大的资金后盾以及强大的发行渠道。
现在茶馆读报已经成了一个必选项目,每天喝茶的人不听一下报纸,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虽然《大明儒报》在许多读书人的支持下也进入了茶馆,但是相对而言,《大明帝国报》更加贴近民生,老百姓更喜欢听《大明帝国报》,这和朱由校从一开始走的就是亲民路线有莫大的关系。
还有当年《大明帝国报》的低价策略无形中抬高了进入报纸行业的门槛。发行报纸如果不引入广告的话肯定是要亏本的。
现在很多民间小报受到《大明帝国报》的影响开始引入广告,而《大明儒报》从一开始就是拒绝广告的,这和他们所坚持的理论相悖,这就意味着《大明儒报》发行得越多,亏损得就会越大。
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
陆军学院和炮兵学院的学生在三月初已经结业,而且已经发送到新军的各个岗位。在这次培训中,的确也涌现出了一批人,但将来具体表现会怎么样,还需要通过实践,纸上谈兵的人毕竟太多了。
陆军学院的考试采取了笔试和面试两种形式,笔试的内容就是考察识字率,这个时候文盲率太高了,这次送来培训的军官九成以上的人都不识字或者识字数量非常少。而面试的内容就是考察行军布阵,朱由校特意让人制造了几十个沙盘,沙盘内容涵盖了帝国大部分可能起战事的地方。
而炮兵学院考试的内容就多了两项,一是算术,二是现场测试火炮射击。
当然能享受到朱由校亲自颁发证书的学员只有每个学院的前十名,这毕竟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
朱由校要西巡的事情也正式摆上了台面,可想而知,招到了朝廷上下一致的反对。这次内阁无一人支持朱由校的决定。就连王礼乾都多次劝说朱由校不要西巡。但朱由校的“朕意已决”拒绝了所有人的奏章。
自土木堡之变之后,大明的皇帝都被困在了京师。而朱由校自从穿越之后,就有一个梦想就巡视四方。虽然皇帝出巡是一件劳民费财之事,但朱由校依然保持着这个梦想。朱由校在出巡之前已经连发几道中旨给地方,要求一切从简。朱由校也决定不会在地方逗留,而是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大同。
当然这件事情也弄得朱由校烦闷无比,奏章可以不看,但是每次上朝,文武百官必定会提这件事情,还动不动就跪谏,而且还是文武百官一起跪谏。可想而知,朱由校每次上朝都是不欢而散。
而且自从朱由校决定西巡之后,皇宫外跪谏的人就没断过,这些文武大臣很多都是上了年级的,朱由校真怕跪出一个好歹来,弄得朱由校派太医院的人天天在那里守着。
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八岁出嫁
“今天还有人在外面跪着吗?”朱由校烦闷地说道。
“是的。”王礼乾回答道。
“你说这些大臣怎么想的?朕此次西巡跟英宗睿皇帝又不同,朕只是去九边看看而已,又不是率军出征。”朱由校说道。
“陛下九边乃凶险之地,陛下的安危事关大明的江山社稷,众位大臣也是一片忠心。”王礼乾轻声说道。
“连你也无法理解朕的决定吗?”朱由校说道。
“臣愚昧,请陛下恕罪!”王礼乾跪倒在地说道。
“算了,朕乏了,去坤宁宫走走。”朱由校说道。
……
朱由校改变宫里的规矩之后,后宫妃嫔的女眷们经常能来后宫走动,但实际上妃嫔们的女眷来得很少。只是这段时间,张妍在张国纪要求下经常来后宫走动。
“叩见皇上!”张妍躬身行礼道。
“免礼,宝珠人呢?”朱由校问道。
“皇后去长春宫了。”张妍回答道。
“随朕一起去趟长春宫吧。”朱由校说道。
“诺。”
“你穿这连衣裙很漂亮,这衣服是你姐的吧。”朱由校边走边说道。
“陛下谬赞了。”张妍微红着脸回答道,“这衣服是皇后赏赐的。”
看到张妍的样子,朱由校就知道自己的话说错了,这个时期可不敢随便夸女人,尤其朱由校这个身份。只不过朱由校经常忘记。
“你怎么没有随同宝珠一起去长春宫?”朱由校决定转移话题。
“我来时,皇后已去长春宫了。”张妍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