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云修揉了揉眉尖,有些伤神。尤其那天跟傅子瀚不欢而散的回忆时而不时的浮现在脑海里。
封景端着一杯酒,挑了挑眉,有些意外:“怎么?没有看中的?”
“这几个不错,只是……我想多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
“你在这个圈子才两年多,虽然人气很高,但是根基并不稳。在追求自己梦想的同时,也应该兼顾一些实际情况。万一这一部砸了,下次再接电影,就不好跟更有名气的导演接洽了。”封景以过来人的身份提醒。
“接第一部电影的时候,你不是让我胆子放大些吗?”
“此一时彼一时。那时你是新人,就算真的砸了,也有理由,也有ESE护航!现在你手上有最佳新人奖,就应该走得更稳健一些,在稳健中挑战自己!否则一步跨得太大,到头来很有可能会摔下去。”
“就算摔下去了……再爬起来不就行了么。”杜云修朝封景微笑着。
如果是以前,他可能就听从公司的安排了。
但是现在,似乎在封景一次又一次的“点拨”他——“在成为实力派艺人之前,先成为当红的偶像明星”;“要学会运用身为人气偶像的影响力,等等……”
杜云修觉得自己比以前逐渐多了几分自信。
虽然并不会在外表上显露出来,但是隐隐约约有一种感觉,自己更适合哪个路线。跟小助理,跟其他艺人之间的关系要怎么处理。
只是这些都是在公事上,在私人的感情方面……他始终拿捏不好。
见云修有了自己的主张,封景也不便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身上。只能轻轻的摇摇头,走开。过了几天,杜云修从另外的剧本中挑了一个,一脸惊喜的来到封景的办公室:“我要演这个!”
“嗯?”见对方那么高兴,封景也很好奇挑的是什么剧本。
“这个——《中医世家》!”杜云修心情激荡。他很久没见过这样的剧本了!
不同于时下的爱恨情仇,或者特效动作。
《中医世家》着眼于中医在时代变迁中的种种遭遇。从晚清的德高望重,到战火纷飞时的悬壶救世,再到民国受到西医的排挤,甚至一度被认为不科学,没有医学根据,陷入存与废的巨大争议之中,再到最后重新被世人接受,成为东方独特的传统医学!
而这一切,则通过一代名医殷观棋跌宕起伏的一生来表现的。
十一二岁时,殷观棋家是中医世家,每天慈善堂外慕名前来就诊的病人络绎不绝。这样的情况,让年纪轻轻的殷观棋产生一种小小的叛逆,成天在外面打架,不求上进,更不用心学医。父亲检查功课时,殷观棋连经脉穴道都拎不清……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
少年的殷观棋原以为自己会跟家人一起快乐的度过这一辈子。父亲、爷爷在慈善堂给人看诊,贤淑的母亲细心照顾家人,一日三餐做得好好的。家庭和睦,其乐融融。但是八国联军侵入,爷爷无故被杀,一家人跟着父亲背井离乡,躲避战火。一路上死伤无数,医者父母心,即使父亲已经体力不支,还是拖着劳累的身子,给人看病……
那个时候十六岁的殷观棋才开始痛恨自己。
当初为什么没有好好学医,为什么现在无法帮助父亲,无法给其他饱受痛苦的人看病,明明自己是名医之后,明明家中原先的医书有一屋子……
整部电影一直从殷观棋的出生,讲述他的童年,少年,中年,以及老年,一共四个有代表意义的阶段,几乎每个阶段,就是一个时代的开始或者湮灭,时间跨度非常大。
“你决定演这个?”封景还真的有些吃惊。
“嗯!”比起不擅长的武打戏,其实杜云修更喜欢这种具有文化内涵的剧本。
或许最开始进入这个圈子,只是单纯的喜欢演戏,热爱演戏,什么角色都想尝试。
但是渐渐的,待了这么多年后,十几年后,会产生别想法,会开始产生一种……社会责任感。通过这样的角色,要传达给大家什么?这样的电影,到底要表现一种什么精神?即使只是简单的父子情,兄弟情,可能都比耍帅耍酷要好。
“除了童年时的小演员,这个起码要从十六岁一直演到五六十岁。这样的跨度……”并非封景对云修的实力有所质疑。只是任何一个人从通常层面上来看这件事,都会犹豫,一个刚刚进入演艺圈才两年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如何去驾驭这么大的年龄跨度,如何精准的呈现这么大的心态转变!那是只有积累了很多生活阅历的老戏骨才接的下来的戏!
“我对这个角色很感兴趣。我觉得我演好。”似乎明白封景的犹豫所在,杜云修浅浅笑了笑,但是语气中却有一种——“我有这个演技”的信心。
封景微微一愣。
现在的云修,比第一次面试的时候,好像多了很多东西。眉宇之间有种……有种让人无法忽视的……气场?
不,对方的确是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气场。
虽然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