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出生在战国初期卫国一个“家累万金”的富有家庭。”
“据说他为了在政治上求得发展,曾到处奔走寻找门路,花了不少钱,弄得倾家荡产,也没得到一官半职,遭到乡人的讥笑、诽谤。”
“吴起为此气愤不过,杀了诽谤他的三十多个人。在临逃走时,他对母亲发誓说:“不当卿相,决不回卫。””
“当时的战国正是风云激荡的时代,天下大国纷纷追逐雄霸中原的入场券,作为一个小国,卫国没有什么实力跟人去竞争,面对天下洗牌的局面,吴起虽然偏安一隅,却又不满足自己的地位,要逃命的吴起,直接去往了鲁国。”
“这就有了我刚才说的为了当将军把自己妻子杀了。”
“被任职为将军的吴起确实能力很强,在齐国进攻鲁国,鲁穆公用吴起为将,大败齐军,也显示了吴起的能力。”
“吴起打了胜仗,本是好事,但是也遭到嫉妒和猜忌,并且齐国又散布吴起私通齐国,因此鲁穆公听信谗言,不信任吴起,把吴起给辞了。”
“要我说这鲁国的一群人和宋朝的没两样,因为这些人也是怕死,他们就希望能打齐国不能打得太狠,最好是赶跑就行,可吴起为了展现自己能力,下手太狠,把齐国胖揍了一顿。”
“渐渐地,鲁国当权者对吴起产生了怀疑,遂辞谢吴起,不授其官职。”
“后来,吴起的主公季孙氏因懈怠宾客被杀害,吴起在鲁国彻底失去了靠山,经人劝说,吴起离开鲁国。”
“为了一个将,杀害自己的妻子,却得了一个这样的下场,真是让人含蓄。”
“就这样不被信任的吴起,又来到魏国。”
“魏文侯用吴起为将,讨伐秦国,夺得秦国西河之地,于是魏国任命吴起为西河的地方长官。”
“吴起驻守西河二十三年,使秦兵不敢东向,拓地千里,但魏武侯即位后,受人挑拨离间,撤了吴起的职务,吴起只好离开魏国,来到楚国。”
“中原国家一向看不起楚国称它为“荆蛮”,在楚国楚悼王继位前后,一直受到新兴的三晋的威胁,公元前404年到公元前391年,楚国两次被三晋所败,第二次由于向秦国送了厚礼,才得以在秦国的帮助下讲和。”
“在楚国国内旧贵族,既腐败又专横,用当时人的话说就是“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结果弄得国贫兵弱,楚悼王,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很想变法图强,正在这时,吴起,从魏国来到了楚国。”
“楚悼王素闻吴起贤能,当时就任他为苑地守,苑地经济比较发达,是楚国与中原国家进行经济交流的重要门户,也是国防重地,犹如魏国西河地方一样重要,吴起在苑地的时间不长,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经济发展了,边防巩固了。”
“于是楚悼王便任他为令尹,令尹这个中央政府的官职,和中原国家的卿相和相国差不多,是直接辅佐国君统领大臣处理国家大事的。”
“吴起也不负众望,严明法令,裁掉了不急需的官吏,废除了比较疏远的公族,把节省下的钱粮都用在供养士兵上。”
“其主要原因是为了壮大军队,破除纵横捭阖的游说。”
“于是,在吴起领导下,南面平定了百越,北面兼并了陈国、蔡国,同时还击退了韩、赵、魏的扩张,又向西征伐了秦国,因此,各个诸侯国都害怕楚国的强大。”
“吴起变革的时间虽不长,但在楚国却造成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应该说这是吴起改革后影响深远的一个表现。”
“经过吴起的改革,楚国确实有所强大,不仅过去欺负它的三晋不敢再轻易的侵袭,而且楚国还向外开拓了疆土,西伐秦国,南收杨越,北并陈蔡,成了南方的一个强国,但就在楚国走向强盛之时,积极支持改革的楚悼王,突然死去了。”